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腰痛這個症狀在人群中真是太普遍了,白領、車間工人、農民、搬運工、建築工人等群體都是腰痛的高發群體。可以說,不論是靠腦袋還是靠力氣,隻要是打工人,腰部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毛病。
在腰痛的衆多症狀中,有一種腰痛最讓人不得安甯,它是睡覺時痛,起床後就不痛,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睡眠質量。這種腰痛是怎麼回事?遇到這種腰痛該怎麼辦呢?
炎性腰背痛容易被誤診
生活中最常見的腰痛屬于機械性腰痛,與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有關,但有一種腰痛是由脊柱炎症引起的,其中就包括号稱“不死的癌症”的強直性脊柱炎。該病最典型的早期信号是“炎性腰背痛”,其特征與機械性腰痛截然不同。
睡覺時腰痛,起床後不痛,夜間容易被痛醒,這種症狀表現就是典型的炎性腰背痛。
有研究發現,強直性脊柱炎平均誤診的時間是5.67年,即從首次就診到被醫生正确診斷,需要大概接近6年的時間。因此,掌握炎性腰背痛的症狀特點,避免誤診、漏診,對及時采取正規治療手段,控制病情進一步發展至關重要。

炎性腰背痛通常有以下特點
1、40歲以前起病,發病年齡通常在13—31歲,發病高峰在20歲到30歲之間,在8歲以前和40歲以後較少發病。
2、起病緩慢,症狀逐漸加重,有患者可在發病後3個月才引起明顯不适就醫治療。
3、休息、睡眠時腰背部疼痛加重,晨起後腰背部有晨僵的症狀表現,活動後疼痛可減輕。
4、夜間可因腰背痛驚醒,起床活動後疼痛改善。
5、腰背痛後,活動能讓疼痛減輕,休息并不能改善病情。
如果滿足以上5個特點中的任意4個,就要警惕炎性腰背痛了。
炎性腰背痛患者在就診時要與腰肌勞損、椎間盤突出等疾病相鑒别,通常需要進行的檢查項目有X線檢查或診斷準确性更高的MRI檢查,紅細胞沉降率和C反應蛋白、HLA-B27檢測、肝功、腎功能、骨代謝指标等實驗室檢查,指地距、脊柱側彎試驗、胸廓擴張試驗、枕臂試驗等體格檢查。

炎性腰背痛是慢性炎症的一種,目前尚無法治愈,隻能進行對症治療以緩解對人體造成的不适并控制病情的發展。
通常而言,對炎性腰背痛的治療以非甾體抗炎藥為主,若非甾體抗炎藥治療無效,需用抗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若有抗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相關用藥禁忌,可應用抗風濕藥物來緩解疾病。
治療炎性腰背痛的藥物均需要應用一段時間後才能達到最佳藥效,因此在用藥時應嚴格遵醫囑用足療程。
在用西藥進行對症治療的同時,配合中藥内服,針灸、推拿、拔罐、中藥熏洗等外治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
養成良好習慣,做好腰部保健
腰部骨關節病與遺傳、感染、免疫等因素有關,也與不良生活習慣導緻腰部承受過多理化刺激有密切關系。養成如下生活習慣,可以減少腰部勞損,對預防和緩解腰部疾病有一定幫助。
1、坐姿正确,腰背挺直,避免脊椎長期受壓。
2、避免久站、久坐,多多起身活動,避免脊椎及腰背部肌肉長期處于相同受力狀态。
3、床墊軟硬适度,太硬或太軟都不利于腰椎健康。有腰痛症狀的朋友,可以選擇硬質席夢思或棕榈墊。
4、堅持進行倒走、遊泳、腰椎康複鍛煉操等運動,有助于緩解腰背部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