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nzbibhroc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世上最大的監獄,是自己的心
發布日期:2024-03-25 08:31       作者:魯南制藥集團       浏覽:1.5萬

640 (1).jpg


01


10歲那年的一個下午,我和小夥伴們在村頭玩耍,看到不遠處的一位叔叔正在一面牆上畫畫。他正在畫一幅牡丹圖,發現我們後,還朝我們唱起了歌。


栩栩如生的畫作,渾厚的嗓音,這樣的人才在農村是非常少見的,我們不約而同地慢慢向他靠近。


突然間,他轉過身來對我們破口大罵,嘴裡嘟嘟囔囔地念着些我們聽不懂的話,還準備伸手來摸我們,吓得我們倉皇而逃。


回到家,我才從大人口中得知,那位叔叔因為高考落榜而精神失常了。他原本是名很優秀的學生,多才多藝,但連續兩年高考都沒考上大學,漸漸就變得不正常了。


我想不通,身邊那麼多沒有上過大學的人都生活得好好的,為什麼這位叔叔會變成這樣?


長大以後,才慢慢明白,這是一種執念。叔叔對自己的人生隻有考大學一種設定,不願意接納别的可能。


據說他的父母曾經非常渴望他能考上大學,見他第一次落榜後狀态不對就改變了想法,不斷地安慰他考不上也沒關系,隻是叔叔什麼都聽不進去。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無數種可能,一條路走不通,還有許多其它的路可走。真正能困住一個人的,不是前方的岔路,而是不敢邁出的雙腳。


曾在網上看過一段話:“世界上最大的監獄就是自己的内心,走不出自己的執念,無論到哪裡都是囚徒。


叔叔的事情是個悲劇,讓人倍感惋惜,也給兒時的我上了一堂特别震撼的課。


02


我也有自己的“心牢”。32歲以前,我一直對得到父親的肯定和誇獎有着非常大的執念。


父親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女兒是潑出去的水,隻有兒子以後才能成為頂梁柱,成為家裡的靠山。”


這句話就像刺一樣深深地紮在我心裡。我常常幻想自己能成為一個男孩,這樣就能獲得他的疼愛和肯定。


但事實卻是,我沒辦法變成一個男孩,所以,我就加倍聽他的話,做他喜歡的事情,想着有朝一日他肯定能喜歡我,以我為傲。


成家立業後,我努力在父母膝下盡孝,盡我所能地照顧他們,就是想證明父親的那句話是錯的。但無論我怎麼做,依然換不回父親的認可,在他心中兒子永遠是最重要的。


有一次,父親往家庭群裡發了一個小視頻,仍舊告訴我和妹妹生兒子有多重要,我怒火中燒,隔着屏幕毫不客氣地嗆回去。後來聽我媽說,他氣得把家裡的電磁爐給砸了。


就這樣,我與父親的對抗狀态持續了很多年。


直到我32歲那年,他生病住進醫院。我忙前忙後地照顧,他也史無前例地開始跟我推心置腹起來。


在那期間,他聊起了自己童年的經曆,他告訴我說,幼年喪父,讓他變得敏感脆弱、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總是會拿世俗的那一套來要求自己,甚至要求我們。


看着這樣一個消瘦可憐的老人在我面前哭訴,我的心突然軟了下來。這些年,我滿腦子都是父親對我的不重視,從未想過他也有自己的局限。仔細想想,即使他再不待見我和妹妹,但身人為父的責任從未推脫半分,隻是我一直執意要證明自己,忽略了他對我們的關心。


我嘗試着去理解他,雖然沒辦法徹底釋懷,卻不會再陷入過去的執念。我相信,假以時日,我一定放下心結,勇敢地接納他給我的愛。


03


曾在《七個心理寓言》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隻小蜜蜂落在了一朵玫瑰花上,這朵玫瑰花特别香甜,小蜜蜂從此隻來這朵花上采蜜。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玫瑰花漸漸枯萎,甚至出現了一些毒液,小蜜蜂不甘心,它拼命吮吸着毒汁,每天抱怨卻不忍離開。


終于有一天,它努力飛高了一點。這時,它發現在枯萎的玫瑰花周圍到處都是鮮花。那一刻,它突然醒悟了,隻有放下眼前的枯萎,才能收獲一整園的芬芳。


放下不容易。翅膀就長在自己身上,能不能醒悟,關鍵還是在自己。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你們是怎樣放下心中的執念與自己和解的?”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等到真的累了、精疲力竭,再怎麼着也沒用,突然醒悟了。”


是啊,實在走不動的時候,放下就是新的開始。就像那隻小蜜蜂,無論往哪邊飛,隻要不囚禁在自己的心牢裡,就是正确的方向。


成年人最大的覺醒,莫過于放下執。


人生總是無法事事如意。無力改變遭遇的時候,拔掉心尖的刺,也是對自己的一念慈悲。


作者簡介:

心行,在文字中修心,在生活中修行。文章首發微信公衆号:貓姐能量圈(tqq1214cat)。


power by 亚洲欧洲中文日 2025-11-16 2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