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霜降已過,正是從秋向冬過渡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養生的重點是為即将到來的寒冬儲備足夠的能量。那麼,如何有效地進行能量的儲備呢?所謂“食補不如睡補”,保證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
什麼樣的睡眠是好睡眠?
一般來說,入睡快、睡得深、不易醒、睡眠足、起床後精神好,可以說是好睡眠。
換季時節失眠多發
23時到早上5時,通常人應該是睡着的狀态,如果長期這段時間入睡困難、眠淺多夢、過早覺醒、徹夜不眠等,這些睡眠質量差的表現都可叫做失眠。
秋冬交替時節,氣溫驟降,空氣幹燥,外界環境的變化會影響睡眠。此外,這時也是呼吸道和心血管等疾病的多發期,身體的不适也會加重失眠症狀。

失眠有哪些危害?
古人認為“少寐乃人之大患”,失眠對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較大影響。長時間睡眠不足可導緻免疫力下降、代謝紊亂,罹患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疾病的風險增加,還可造成脫發、皮膚病、肥胖、抑郁等問題。
失眠的常見類型和調養方法
1、過早覺醒
中醫認為,失眠與髒腑失調、陰陽失和有關。肝不藏血、心氣虛等容易造成經常早醒的情況。
調養方法:
● 穴位按摩
按揉足三裡穴,有補中益氣的作用,能補充身體陽氣,提高睡眠質量。
按揉内關穴,可以緩解焦慮,促進睡眠。
按揉神門穴,有養心安神的作用,神門穴是治療失眠的重要穴位。



● 酸棗仁湯
主要有炒酸棗仁、知母、茯苓、川芎、炙甘草。
酸棗仁湯有養血安神、清熱除煩的作用,主要用于心肝血虛引起的虛煩失眠、多夢易醒。
2、入睡困難
如果肝郁化火、肝氣虧虛、失于疏洩,容易導緻入睡困難。
調養方法:
● 丹栀逍遙丸:有疏肝解郁、健脾安神的作用。
● 栀子菊花茶:栀子、菊花泡水代茶飲,有清熱平肝、瀉火除煩的作用。
3、眠淺多夢
心膽氣虛、痰熱内擾,或晚餐吃得太晚導緻脾胃運化失常,都可能引起眠淺多夢。
調養方法:
● 保和丸:有消食導滞的作用,适用于常吃夜宵、胃氣不和的失眠患者。
● 石菖蒲、茯苓、茯神煮水代茶飲,有化濕、降濁、安神的作用。
4、徹夜不眠
虛火亢旺、痰熱内擾等原因可導緻徹夜難眠,常伴有煩躁胸悶、口苦目眩等症狀。
調養方法:
● 沉香粉用開水沖泡後服用,有安神定志、溫中納氣的作用。
● 針灸百會穴、四神聰、左鼻翼、次白穴,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安神助眠的作用。
日常助眠小方法:藥枕
● 菊花搭配決明子做枕頭,有清心明目、改善睡眠的作用。
● 合歡花、夜交藤做枕頭,有養心安神的功效。
● 荞麥殼枕頭,有清心安神、降火除煩的作用。
小貼士:
使用以上調養方法時需注意:由于個人體質不同,還需辨證施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