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秋冬時節,柿子成了水果攤上的“明星産品”。作為應季的天然美味,柿子不僅口感清甜,更具備極高的養生價值,但想要吃得健康,也得避開一些“雷區”。下面就從食用好處和注意事項兩方面,幫你把柿子吃明白~
一、秋冬吃柿子,3個好處别錯過
1.潤燥補水,緩解秋冬幹燥
秋冬氣候幹燥,很多人會出現喉嚨發緊、皮膚缺水的情況。柿子的水分含量高達80%以上,能快速為身體補充水分;同時它富含果膠等可溶性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緩解幹燥引起的便秘,讓身體保持清爽。
2.補充營養,給身體“加能量”
柿子的維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不算低,适量吃能幫助增強抵抗力;此外,它還含有鉀、鎂等礦物質,鉀元素有助于維持身體電解質平衡,鎂元素則能輔助緩解疲勞,飯後吃,比吃零食更健康,輕松為身體充電。
3.低脂低卡,吃着沒負擔
秋冬容易囤積熱量,中等大小的柿子熱量不到100大卡,脂肪含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既能滿足想吃甜的欲望,又不用擔心發胖。

二、吃柿子的3個注意事項,别忽視!
空腹吃柿子,其含有的鞣酸會與胃内蛋白質結合形成難消化的胃柿石,可能引發腹脹、腹痛,還可能影響胃功能。建議飯後1-2小時食用,借助胃内的食物,減少對胃的刺激。
2. 避開“相克”食物,不同時大量吃
●高蛋白質食物:如螃蟹、蝦、牛肉、雞蛋等。鞣酸會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澱物,可能導緻惡心、腹瀉,尤其螃蟹性寒,與柿子同食還可能加重腸胃負擔。
●濃茶、咖啡:濃茶和咖啡中含有較多鞣酸和咖啡因,與柿子同食會增加鞣酸攝入,加重胃柿石的風險,喝完茶或咖啡後,最好隔1小時再吃柿子。
●酸性水果:如橘子、檸檬、山楂等。酸性環境會讓鞣酸更容易與蛋白質結合,建議不要和柿子同時大量食用。

3.特殊人群需謹慎,根據體質選擇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需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食用,最好選擇含糖量較低的甜柿,且要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量。
●腸胃功能弱的人:如老人、小孩、胃炎或胃潰瘍患者,消化能力較弱,建議隻吃少量成熟軟柿,且避免睡前吃,防止消化不良。
●缺鐵性貧血患者:鞣酸會影響身體對鐵元素的吸收,貧血患者建議與補鐵食物間隔3小時以上再食用,避免影響補鐵效果。
秋冬的應季美味轉瞬即逝,想吃柿子時,記住“先看好處對症吃,再記禁忌避風險”,才能在享受清甜口感的同時,收獲季節賦予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