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我曾因為自己是高中學曆而深感自卑。
初入社會,我去應聘各種業務、跟單、文員,屢屢被拒之門外。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西餐廳裡當服務員。我很努力,從不偷懶,一天八小時站下來,腳上全是水泡和血泡。
十天後,我被餐廳開除了,原因是 “反應慢,手腳不靈活”。
被開除的那天,我踩着滿腳疼得鑽心的泡泡,在大街上遊蕩了一整晚。
淩晨四點,我看到清潔阿姨清掃馬路時,嚎啕大哭:我好想有一份工作!隻要能養活自己,哪怕是掃地掏糞我也願意!
那一次找工作,我花了三個多月,碰壁碰到懷疑人生。
被開除的陰影一直籠罩着我,讓我直視自己的笨拙,并不敢再去嘗試服務類的工作。
而應聘文職類的工作卻讓我多次栽在學曆這個門檻上,即使是勉強争取到一個面試機會,碰到有關文字功底、英文、電腦等基本技能的考試也會讓我迅速敗下陣來。
似乎像我這樣沒讀多少書又笨手笨腳的人,就不配擁有未來。
那三個多月,我一天比一天窘迫。在異鄉小鎮,我曾因為沒有落腳的地方而露宿街頭,也曾因為山窮水盡向路人乞讨。
曾經在學校耍過的傲氣和偷過的懶,一夜之間全跑出來懲罰我。可是,人生是條單行道,我沒有辦法再倒回高中,腳踏實地的學習,考上大學。

我跟随朋友一起來到一個南方的工業小鎮,進了工廠密集的工業區。
這裡每一條流水線上都缺工:那種不用動腦、每天重複機械化動作的普工。我如獲至寶,報名進了一家鞋廠。
我在面試時說話有點怯,語速也很慢,反倒被人事認為“聲音柔和”,機緣巧合地得到一份總機的工作,負責在公司前台接電話。
我終于能養活自己了。此時起我再也不敢怠慢人生的每一步。
艱辛的求職曆程讓我有了深深的危機感,那些應聘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短闆,讓我不敢掉以輕心。
我明白,如果不把這些短闆補起來,在下一次求職時,依然會有諸多障礙。
我開始學習。針對那些曾經拖過我後腿的弱項,我報了電腦培訓班和英語培訓班,并參加了漢語言文學專業自考。
與此同時,我在工廠裡認識了一些和我一樣低學曆卻很厲害的人。他們在工作中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各種技能,在不同的部門身居要職,成為工廠裡不可替代的中堅力量。
這些優秀的人讓我明白:學曆決定起點,學習力才決定未來。
單調的鞋廠工作,我堅持了六年。
在這六年的業餘時間裡,我學會了電腦辦公技能,考了英語等級證書,并獲得了漢語言文學的自考大專文憑——我終于不會再因學曆問題自卑了。
與此同時,我還奔跑在各個車間,觀察工人們如何操作,初步了解了些制鞋技能。
六年後,我從工廠離職,跳槽去了一家我心儀已久的外貿公司。新的工作讓我這六年來的積累全部派上了用場,也讓我有些力不從心。
起初獨立跟海外客人聯系的時候,常常一封英文郵件就要花去我兩三個小時的時間,每次都要用翻譯軟件逐個單詞進行檢查,工作效率非常低,加班成了常态。
學習,是我唯一可以對抗壓力的武器。
我有一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每天遇到的新單詞,我從不敢松懈對自己的要求,我明白唯有自己強大才能應對工作的困難。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發郵件的時候不再需要翻譯軟件,而且處理工作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忙的時候,還能協助其它部門的同事處理一些不同的工作。
每接觸一個新領域,我都像打了雞血一樣鬥志昂揚,就像一塊掉進水裡的海綿,四面八方的養份都讓我貪婪。
在職場上,我從來沒走過狗屎運。都是靠努力,一點一滴地成全自己。
從業務助理,到業務骨幹,再到團隊主管,每一次職位的變遷背後都有過漫長的錘煉。
如今,我找工作的時候,沒有人再問我是哪個學校畢業的,我也不再避諱提自己的學曆。
我甚至覺得曾經讓我羞愧不已的學曆變成了我的榮耀,讓我能挺直腰杆對我的夥伴們說:看,我付出了很多努力,才能與你們并肩站在一起。
我曾在一本暢銷書裡看到過一段話: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越到後來越看不出你的起點比别人低,你的學校比别人差,你的家庭背景比别人差,最後拼的還是個人的學習能力和進步速度。
學曆低,隻不過讓我們起步的時候辛苦一點而已,但它并不能成為我們發展的上限。
我碰到過很多和我一樣未受過高等教育的朋友,他們積極上進,學習能力強,在哪個團隊都能脫穎而出。
我也見過一些名校畢業的年輕人,帶着些高材生的傲慢,不屑于學習請教,導緻處處懷才不遇。
小學肄業的童話大師鄭淵潔,沒受過系統教育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11歲就結束學業的大文豪高爾基,他們起點都不高.
但他們有個共同點:熱愛學習和思考。低學曆絲毫不能阻止他們發出耀眼的光芒。
學,而知不足。知不足,而更好學。不管是春風得意還是壯志未酬,學習力永遠是一個人未來的立足之本。
我仍然是一個普通人,沒有飛黃騰達,也沒有功成名就,但我一天天的變得更好,而且比我想象中要好。
我喜歡現在的自己,一個尚未成功,卻充滿希望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