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近日,第40屆聖安東尼奧乳腺大會(SABCS)落下帷幕,作為全世界最大的乳腺癌會議,Medscape評選出了本屆SABCS上最引人注目的研究,其中他汀類藥物改善乳腺癌特異生存和總生存的研究發現引起人們廣泛關注。
根據瑞典的一項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可以延長乳腺癌患者的總生存期,更有意思的是,他汀類藥物能夠延長患者的乳腺癌特異生存期。丹麥Borgquist教授認為,“在這個研究中,我們也看到了乳腺癌特異生存結局改善”,并且癌症确診前、後服用他汀類藥物都可以改善患者的乳腺癌特異生存,HR顯著下降。另外,經常應用的女性比不經常應用的女性獲益更大,這是非常有意思的發現。”
研究表明,診斷前定期服用他汀類藥物的女性死于乳腺癌的相對風險降低23%、診斷後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死于乳腺癌的相對風險降低17%。而且,在診斷前服用他汀類藥物的好處似乎也未受藥物劑量的影響:服用中等劑量他汀類藥物的乳腺癌患者相關死亡的相對風險降低了26%;服用大劑量(診斷前)他汀類藥物治療的女性,其達到相同終點的風險降低16%。
那麼,他汀類藥物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他汀類藥物是臨床上最常見降膽固醇藥物,學名是羟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他汀”其實是statin的音譯,他汀最早作為降脂藥而應用,之後其應用範圍逐漸擴大,包括抗癌、促進血管内皮修複,神經保護,逆轉斑塊。

伴随他汀類藥物的廣泛應用,關于他汀的研究也層出不窮,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他汀的地位崛起史。
“一哥”實至名歸!他汀類藥物對心腦血管病的保護作用不可撼動
他汀類藥物在心血管疾病領域的地位不容撼動,多項大規模的臨床研究已經證實,他汀類藥物可以明顯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作,改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預後。在缺血性腦卒中的二級預防方面,相對于支架、抗凝等的治療,他汀類藥物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治療手段,臨床應用也很廣。
【01】
★2017年,北大武陽豐教授等在Lipids Health Dis雜志發表研究:我國僅有七成的急性冠脈事件患者半年後使用他汀,停藥後心血管事件易複發,另外,降脂治療依從性在預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中具有重要性。
【02】
★ 近日,香港大學學者在對10104例糖尿病患者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糖尿病患者使用他汀可将死亡和心血管病風險減半。在随訪50.5個月後,與未使用他汀者相比,他汀應用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下降1.21 mmol/L、心血管病風險下降54%、死亡風險降低62%;若LDL-C達到<2.6 mmol/L,則心血管病風險降低50.9%,全因死亡風險降低51.3%。
【03】
★ 此外,JAHA上曾發表一篇旨在評估比較低或中等劑量他汀類藥物治療與高劑量他汀類藥物治療外周動脈血管疾病患者療效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高劑量他汀類藥物治療能顯著提高外周動脈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率并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他汀類藥物或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
關于他汀類藥物是否與癌症有關一直存在争議。
★ 2017年,我國學者在一項Meta分析中,通過對包含了110萬餘例患者的55項研究成果進行分析,發現與未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相比,服用他汀類藥物的癌症患者全因死亡率下降了30%,癌症相關死亡率下降了40%,且無論是啟用他汀類藥物的時間還是腫瘤的類型、樣本量大小、随訪時間的長短以及研究的國家,都顯示他汀類藥物有益。
★ 2016年,心血管生物學前沿會議(FCVB)上,來自英國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關于控制膽固醇含量有望降低四種癌症死亡率的最新研究報告,有力增強了他汀類藥物對抗癌症的臨床評估。報告顯示,相對未接受高膽固醇診斷者,接受高膽固醇診斷的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其中,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腸癌死亡率分别下降22%、43%、47%、30%。因此,他汀類藥物有望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
雖說他汀類藥物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穩固了在“神壇”上的位置,但其更具體的作用機制與用法還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更為合理有效地應用于臨床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