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helzint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中國乳腺癌增速全球第一,乳腺癌到底有什麼症狀?
發布日期:2018-04-19 10:27       作者:魯南制藥集團       浏覽:3.1萬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已經成為威脅中國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在我國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美國女性每8人裡就有一人得乳腺癌。近年來中國乳腺癌的發病率也在不斷增加:每年中國乳腺癌新發數量和死亡數量分别占全世界的 12.2% 和 9.6%。預計到2021年,中國乳腺癌患者将高達250萬。


對于疾病,尤其是癌症,早發現、早治療無疑是至關重要的,甚至可以決定患者的治愈率和存活期。因此,經常對自己自檢,掌握乳腺癌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備典型的症狀和體征,不易引起重視,常通過體檢或乳腺癌篩查發現。以下為乳腺癌的典型體征。

微信圖片_20180419102641.jpg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乳腺癌的症狀


1.乳腺腫塊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患者常無意中發現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大多數乳腺癌為無痛性腫塊,僅少數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頭溢液


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稱為乳頭溢液。引起乳頭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見的疾病有導管内乳頭狀瘤、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症和乳腺癌。單側單孔的血性溢液應進一步檢查,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


3.皮膚改變


乳腺癌引起皮膚改變可出現多種體征,最常見的是腫瘤侵犯了連接乳腺皮膚和深層胸肌筋膜的Cooper韌帶,使其縮短并失去彈性,牽拉相應部位的皮膚,出現“酒窩征”,即乳腺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


若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則會出現“橘皮樣改變”,即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樣。乳腺癌晚期,癌細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纖維組織浸潤到皮内并生長,在主癌竈周圍的皮膚形成散在分布的質硬結節,即所謂“皮膚衛星結節”。


4.乳頭、乳暈異常


腫瘤位于或接近乳頭深部,可引起乳頭回縮。腫瘤距乳頭較遠,乳腺内的大導管受到侵犯而短縮時,也可引起乳頭回縮或擡高。乳頭濕疹樣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現為乳頭皮膚瘙癢、糜爛、破潰、結痂、脫屑、伴灼痛,以緻乳頭回縮。


5.腋窩淋巴結腫


大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窩淋巴結轉移。初期可出現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質硬、散在、可推動。随着病情發展,淋巴結逐漸融合,并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粘連、固定。晚期可在鎖骨上和對側腋窩摸到轉移的淋巴結。


微信圖片_20180419102635.jpg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導緻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知道了乳腺癌的症狀,還需要了解導緻乳腺癌的高危因素,盡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1、年齡


年齡是乳癌的重要危險因素。約60%的乳癌發生于60歲以上的女性。75歲後,風險最大。


2、乳腺癌病史


曾患過乳癌的女性其再次此發生乳腺癌的機幾率最高。切除病變乳房後,另一側乳房患癌症的風險約為每年0.5%至1.0%。


3、乳腺癌家族史


如果有一級親屬(如母親,姐妹或女兒)患乳癌,該女性發生乳癌的幾機率增加2~3倍。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一級親屬患乳癌,則該女性發生乳癌的機幾率增加5~6倍。


4、乳腺癌基因


目前在兩組女性人群中發現了兩種乳腺癌基因(BRCA1和BRCA2)。少于1%的女性帶有這兩種基因。如果帶有其中一個基因,那麼該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極高,一生中發生乳腺癌的幾率高達50%~85%。然而,這類女性即便患乳腺癌其死亡率并不比其他女性高。


5、纖維囊性變


隻有特定類型的纖維囊性變會增加風險。這些改變包括需要進行活檢以排除乳腺癌,使乳腺在钼靶攝片中密集。即便有以上的改變,發生乳癌的幾率也僅僅是輕度增加,除非活檢發現異常組織結構(如非典型增生)或者該患者有乳癌家族史。


6、月經初潮的年齡,初次懷孕的年齡及絕經的年齡


月經開始得越早,患乳腺癌的風險越大。月經初潮年齡在12歲之前的女性比14歲後第一次來月經的女性的風險高1.2至1.4倍。初次懷孕的年齡越晚、絕經的年齡越晚,風險越高。從未生育的女性一生中發生乳癌的機幾率加倍。以上因素對乳癌的影響,可能是與長期雌激素(雌激素能刺激部分類型的乳腺癌生長)作用有關(懷孕雖然導緻雌激素水平升高,但是卻可以降低乳癌發生率)。


微信圖片_20180419102631.jpg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7、過長的使用口服避孕藥或者雌激素替代治療


服用口服避孕藥僅輕微提升遠期乳腺癌的發病率。且該幾機率的增加僅見于很早(如十幾歲時)便開始服用短效避孕藥且長時間服用的女性。當停止服用後其乳癌的發生率在未來的10年間逐漸降低到和同齡女性一緻的水平。


8、絕經後服用混合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替代治療。


使用該療法數年的絕經女性,發生乳腺癌的幾率增高。


9、絕經後肥胖


絕經後出現肥胖的女性乳癌的發生率升高。但是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高脂飲食導緻乳癌或者改變飲食結構可降低乳癌發生率。有些研究顯示,肥胖的女性隻要有月經其發生乳癌的幾機率并不高。


10、接觸放射線


30歲前過多的接觸放射線(如腫瘤的放療或者其他導緻過多接觸放射線的因素)增加乳癌的機幾率。


乳腺癌已經成為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一殺手,發病率逐年攀升。廣大女性要從日常生活的小習慣着手,盡量避開上述高危因素,關愛自己,定期體檢。40-49歲以上的女性,建議每年1次;50-69歲的建議每1-2年1次;70歲以上的建議每2年1次。


power by 看片 - QINGQINGCAO 2025-11-20 0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