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vgvbotcr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擋住我們前進的,恰恰是我們自己
發布日期:2018-05-10 18:13       作者:懷左同學       浏覽:3.7萬

清明節回武漢看了二胖,同時,關于未來,我們也聊了很多。

 

在校的時候總是很安逸,宿舍、食堂、自習室三點一線,但離開之後才發現,曾經極力想跳出去的地方,正是最留戀的所在。同時,學校這個最舒适的環境,也往往會阻礙我們的前進。

 

換一個角度就會有不一樣的認識,很矛盾,但卻很現實。


shutterstock_255293044.jpg

 

今年過年的時候,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标:新的一年,要出去走走,多體驗不一樣,同時,多收獲不一樣。當把體驗看得很重要之後,對于很多事情的看法,就變得和之前不同了。

 

以前害怕出去,現在渴望新知;以前總給自己設限,如今積極打破自己的邊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很多人都是理想主義者,但直到最後大部分人還隻停留在了理想階段,因為要成事,必須務實。


從大學到現在,我一直覺得自己膽小怕事,自信心不足,很多時候不相信自己,很多事情也不敢去嘗試。


這其實和我的經曆有關。幼時一切順風順水,學習成績遙遙領先,後來因為貪玩經常逃學,兩次高考失利後,家人對我的信心蕩然無存。看着很多身邊人都上了名校,而我收拾東西,走上了自己的路。

 

大學幾年,每次放假回家,家人總會提起往事,他們怕我再荒廢,怕我在學校混日子。這是一種因為事實而導緻的不信任,但我聽着,卻很不是滋味。我慢慢變得自卑,開始不相信自己。


自信時,覺得做什麼事情都能成功,掌控感十足;自卑後,好像做任何事情都會失敗,打心底裡懷疑自己的能力。

 

我開始變得矯情,不斷追尋事情的意義,自己拿不了主意,一遇事,就想着問問别人的看法。

 

“你覺得這件事怎麼樣?”


“你說把這些東西學好之後,我是不是就能……”

 

把自己丢掉之後,就像走在了懸崖上,每一步,都可能掉入萬丈深淵。


夜晚 晚安.jpg


契诃夫寫過一篇小說,叫《裝在套子裡的人》,以前我覺得這是一個笑話,覺得這樣的人很少,但走着走着,自己也變成了這樣的人。

 

裝在套子裡的那個人,害怕改變,害怕新事物,所以總喜歡窩在自己創造的殼裡,給自己制造一個所謂安全的套子:哪怕在豔陽天出門他也總是穿着套鞋,帶着雨傘。他總是把臉藏在豎起的衣領裡面,戴着黑眼鏡,耳朵裡塞上棉花,坐出租馬車的時候也要車夫馬上把車篷支起來……

 

再看時,這個故事一點都不搞笑了,這是一個把鏡子擦亮的過程,原來長大後,我們逐漸變成了曾經嘲笑過的人。

 

害怕改變,害怕風險,害怕丢失,所有的恐懼,都源于内心的不相信。算起來,固執也是無知的表現,但當無知成為習慣後,給自己加的套子,便很難再脫下來了。

 

後來我們習慣待在自己多年打造的舒适區裡,習慣于反駁别人的新觀點,習慣了自己的生活節奏,身在桃源,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那天晚上,朋友和我聊他新想到的一個點子,巧合的是,第二天我在書上看到了一句話:點子是最沒有意義的東西。

 

想想也是,我們每天都會有無數個點子,但點子真正落地後,才能對生活産生實質性的影響,而落地的關鍵,全在于行動。

 

這些天,我一個人逐漸适應了新生活,解鎖了很多技能,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狀态,該學的東西有很多,而我要做的便是腳踏實地。

 

挑戰會帶來很多困難,但适應之後,會帶來相應的成長和收獲。想來這就是成長最真實的狀态,不斷去突破自己周圍無形的繭,會痛苦,但會收獲飛翔。

 

我們都渴望成長,但擋住我們前進的,恰恰便是我們自己。

 

你,有意識到嗎?

power by 看片 - QINGQINGCAO 2025-11-18 14: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