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irlnmxcf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兒童用藥,這些注意點你都知道嗎?
發布日期:2018-08-23 17:47       作者:魯南制藥集團       浏覽:2.4萬


這些藥很可能影響兒童健康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2006年5月10日官方網站發布的,這些都是很有可能影響兒童健康的藥,擦亮眼睛了,父母們!


鍊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潔黴素、紅黴素等:有可能損害兒童的聽神經,引起耳聾。


多黏菌素、去甲腎上腺素:能引起兒童的腎髒損傷。


胃複安:能引起一些兒童的腦損傷。


四環素、氟哌酸等藥物:能影響幼兒牙齒、骨骼的發育。


感冒通:能引起兒童血尿。


滴鼻淨(萘甲唑啉):能引起兒童中毒等。



shutterstock_117314986.jpg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還有這些用藥誤區


調查顯示,80%以上的家長都存在用藥誤區。除了減量給兒童使用成人藥劑外,還有以下常見的用藥誤區。


誤區一:強行灌藥、靜睡喂藥


孩子吃藥不配合,怎麼哄都不行?父母心一狠,那就幹脆強喂吧!其實,在孩子的哭鬧聲中強行灌藥,很容易使藥物嗆入氣管,引起窒息風險。還有媽媽說,那我等孩子睡着悄悄喂呢?一樣不行,藥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經,可反射引起喉部痙攣。


誤區二:把藥溶于牛奶、飲料等湯水中服用


為了掩蓋藥難吃的事實,有些媽媽會把它放在牛奶、飲料、等液體中,這樣做會破壞藥物的結構,從而影響藥物的作用。


誤區三:擅自調整用藥劑量


有些媽媽覺得,多吃點能好的快,于是給孩子加大劑量,甚至聯合用藥;也有些媽媽怕藥有副作用,擅自減量。劑量不足影響藥效,劑量太大會引起毒副作用。所以平時吃藥都要嚴格遵醫囑。


誤區四:症狀消失後給孩子自行停藥


比如醫生配了三天的藥,很多媽媽覺得孩子吃了兩天好的差不多了,就不用吃了。其實症狀消失并不代表疾病真正痊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并沒有“好透”。自行停藥不科學,可能讓疾病卷土重來。


誤區五: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處方藥,需經過醫生的判斷再使用,不能自己決定是否用藥。而且,一旦用藥,很多家長也會自己停藥或減量。


雖然我們不提倡輕易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也并非用量越少越好,要知道,不足量的使用更容易催生耐藥。


shutterstock_441673426.jpg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兒童用藥不當,受到傷害的不僅是孩子,也給家庭帶來諸多的不幸,給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我們期待更多的政策鼓勵下,孩子們能夠有更多專屬藥物可用、可選。


當然,期待的同時,作為父母,在兒童用藥問題上,任何時候,多謹慎都不為過。


power by 亚洲欧洲中文日 2025-11-20 00: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