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cdmzmyi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易引起幹咳的10種藥物,太容易被忽視!
發布日期:2018-11-13 11:38       作者:魯南制藥集團       浏覽:2.3萬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引起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藥物引起的咳嗽,對于藥物引起的咳嗽在藥學中統一稱為藥源性咳嗽,有這樣10種藥物最易引起咳嗽症狀。


微信圖片_20181113112716.jpg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以導緻前列腺素增加,前列腺素的吸入易導緻咳嗽産生,另外緩解肽或特殊的細胞纖維刺激劑可以誘導支氣管收縮,引起劇烈幹咳,此類幹咳多具有持續性和刺激性的特點,咳嗽時無分泌物排出,有時呈陣發性,卧位以及夜間加重,常影響睡眠。


這類藥物一般在服藥後3-7天内出現幹咳症狀,并随持續時間延長而加重,止咳藥或者抗菌藥物治療往往無效,通常停藥後症狀會逐漸緩解。


2、抗心律失常的藥物:


胺碘酮是抗心律失常藥物中最易引起幹咳的藥物,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顫動等預防治療,副作用以肺毒性最為常見,發生率為1%-17%,多在連續用藥3-12月後出現間質性肺炎或過敏性肺炎,原有肺部疾病的患者使用劑量過大或者使用療程過長時最易出現肺毒性,臨床表現以幹咳最為常見。因此建議服用胺碘酮3-6個月内進行肺功能監測,在使用時應格外注意劑量上的調整。


3、利尿藥物:


氫氯噻嗪不僅具有利尿作用,還具有降壓作用,多在服藥數小時内誘發咳嗽,以幹咳最為常見,嚴重時會導緻哮喘,通常停藥後症狀逐漸好轉。


4、硝基咪唑類抗菌藥物:


呋喃妥因是硝基咪唑類抗菌藥物中最易引起咳嗽的藥物,其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急性肺炎損傷,本身具有肺炎的患者以及過敏體質的患者最易引起,主要以幹咳為主。呋喃妥因引起的急性肺炎損傷多在服藥1個月内出現,而慢性發作多在用藥6個月以上出現,使用6個月之後倘若出現幹咳症狀應該考慮肺毒性的可能。


通常停藥後症狀會有所好轉,如果停藥後症狀未見好轉時可口服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和抗組胺類藥物進行緩解。


5、抗結核藥物:


對氨基水楊酸是最宜引起幹咳的抗結核藥物,多在用藥後3周出現刺激性咳嗽的症狀,通常停藥後症狀逐漸好轉。


6、抗腫瘤藥物:


博來黴素是化療藥物中較易引發肺損傷的藥物之一,由于産生活性氧化産物,可以直接損傷肺組織,從而使白細胞大量浸潤、蛋白酶釋放增多、纖維母細胞增生,促使膠原蛋白合成增加,導緻肺纖維化,以幹咳症狀最為常見。


博來黴素引起肺損傷的發生率為2%-4%左右,常在停藥數周、數月甚至數年後出現,在使用過程中如發生肺損害後應立即停藥,停藥後症狀未見好轉時可以給予靜脈應用糖皮質激素抑制纖維母細胞的活性、減少滲出,同時可以給予輔助吸氧以此來改善呼吸困難的症狀。


7、抗菌藥物:


青黴素類藥物、頭孢菌素類藥物、大環内酯類等抗

菌藥物常誘發咳嗽,主要與患者過敏體質有關,停藥數分鐘後症狀會慢慢好轉。


8、抗凝藥物:


像肝素、華法林等抗凝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出血,倘若引起胸腔或者肺實質出血則會對肺組織造成損傷從而引發咳嗽。因此建議在服用此類藥物期間,要注意觀察出血情況并及時調整藥物使用劑量,對于抗凝藥物高敏體質的患者建議從小劑量開始使用,逐漸增加劑量,針對患者個體差異實施個體化用藥。


9、色甘酸鈉:


色甘酸鈉在使用後容易對氣道粘膜産生刺激作用,從而誘發咳嗽,一般在服藥後數分鐘内出現,停藥或減量後症狀會有所好轉,因此在用藥時應格外注意劑量上的調整。


10、阿司匹林:


由于阿司匹林不阻斷5-脂氧合酶,大量未能破壞的氧化酶利用花生四烯酸底物通過脂氧化酶生産大量的白三烯物質,對氣道粘膜産生刺激從而誘發咳嗽,通常在服藥後30分鐘内出現,停藥後症狀會逐漸好轉。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對于藥物引起的咳嗽應多加留意,這類咳嗽一般在停藥或者減量後症狀有所好轉,對于停藥後咳嗽症狀仍未消失的,可選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或者抗組胺類藥物以此緩解症狀,或者根據患者病情需要選擇其他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後果。


power by 看片 - QINGQINGCAO 2025-11-20 04: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