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近日,美國癌症學會官方期刊發表了《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報告,這篇文章評估了185個國家中的36種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有這樣幾個數據值得注意:
1. 2018年全球将有大約1810萬癌症新發病例和960萬癌症死亡病例。
2. 新增1810萬癌症病例中,亞洲占據近一半,960萬癌症死亡患者中,亞洲占近七成。
3. 肺癌依舊是發病率(11.6%)和死亡率(18.4%)第一位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其次為女性乳腺癌(11.6%)、前列腺癌(7.1%)、結直腸癌(6.1%);死亡比例其次為結直腸癌(9.2%)、胃癌(8.2%)、肝癌(8.2%)。
4. 患癌後,男性死亡率遠高于女性!
另外,1810萬新增癌症病例中有950萬為男性,亞洲男性占發病總數的近一半;死亡率達60%。女性共有860萬新增癌症患者,發病率亞洲女性占47.5%,死亡率略過一半。
5. 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
1800萬新增癌症病例及960萬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國新增病例數占380.4萬例、死亡病例數占229.6萬例。相比于其他國家,我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
這一組數據也就意味着:
全球每新增100個癌症患者中,中國人就占了21個。也就是說,我國每天有超過1萬人确診癌症,平均每分鐘有7個人得癌症。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于癌症,每分鐘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和全球相比,肺癌同樣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但相對于全球,我國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癌症仍占很大比例。
十大緻癌因素,9個你能避開!
有人總是問,到底為什麼會得癌症?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了癌症的發生?
必須承認,癌症發的發生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癌症發生的相關因素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外在因素,也就是外在的環境因素,二是内因,也就是個體自身的因素。可以歸結為引發癌症“十大緻癌因素”,但其中9個你能避開!
十大緻癌因素之一:環境污染
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這是癌症發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十大緻癌因素之二:吸煙酗酒
關于吸煙,吸煙會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包括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等),這已經是普遍的共識。酗酒同樣增加患癌風險,主要與消化道癌症的發生有很大的關系,酗酒者患癌風險高于非酗酒。吸煙又喝酒,錯上加錯,風險不隻是疊加,而是一加一大于二。
十大緻癌因素之三:輻射暴露
所謂的輻射暴露主要包括電離輻射和紫外線輻射,都屬于物理性緻癌因素,具體說就是X射線、伽瑪射線等電磁輻射以及質子、a粒子、重粒子等放射性粒子産生的粒子輻射,以及太陽光的紫外線照射。長期暴露于自然界以及醫學和生活中的各種來源的電離輻射,可發癌症。
十大緻癌因素之四:病毒感染
某些細菌與病毒的感染與癌症的發病也相關,比如,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與原發性肝細胞癌有關,人乳頭狀瘤病毒與宮頸癌、肛門癌、口咽癌有關,EB病毒與鼻咽癌、某些淋巴瘤有關,幽門螺杆菌感染與胃癌和胃淋巴瘤有關。
十大緻癌因素之五:缺乏運動
久坐,少運動,這是現代人的通病,不運動或極少運動。久坐加上飲食無節制,體内積聚多餘的脂肪,造成超重肥胖,肥胖增加乳腺癌、子宮内膜癌、卵巢癌、結腸癌等的風險。
十大緻癌因素之六:飲食不當
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飲食結構不合理,水果蔬菜吃得少,肉類特别是加工肉吃得多;要麼營養不足,要麼營養過剩;二是不良飲食習慣,比如暴飲暴食,飲食無規律,喜歡吃腌薰烤炸類食物。
十大緻癌因素之七:生活方式
很多癌症的發生也與不良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關系,除了前面說到的吸煙、酗酒、缺乏運動和久坐、不良飲食習慣、肥胖或超重,還有熬夜等。
十大緻癌因素之八:心理因素
關于癌症發生與心理因素的關系目前尚不明确,但長期精神萎靡處于負面情緒中,确實可能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比如睡眠不好的問題,影響食欲,削弱機體免疫力,有可能間接增加癌症風險。
十大緻癌因素之九:藥物濫用
藥物是一把雙刃劍,永遠具有兩面性,在帶來療效的同時,必定有一定的副作用,罕見有單一作用的藥物。化學藥物本身是一種化學制劑,某些藥物的不恰當濫用可能無形中使治療用藥變身成了一種緻癌劑,特别是長期大量使用。
十大緻癌因素之十:遺傳因素
某些癌症确實存在遺傳傾向,比如乳腺癌、結直腸癌等。但必須注意,癌症不會直接遺傳,隻是癌症易感性的遺傳。近年來又有所謂“随機運氣因素”之說,不得不承認,患癌有時部分地确是“運氣不好”,但不管怎樣,我們應該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可控可防的因素中。
最後,癌症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幾乎是所有腫瘤醫生共識。加入十大緻癌因素中,你可以避免9個,那麼你相較于其他人,患癌的幾率會大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