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fudxqcu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篩查比治療更重要!
發布日期:2019-03-18 09:56       作者:魯南制藥集團       浏覽:2.2萬


近年來,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且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與此同時,猝死事件越來越多,且越來越年輕化。《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心血管疾病仍是我國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


640.webp.jpg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心血管疾病,篩查比治療更重要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較大,後果極為嚴重。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心髒發病而猝死的人數超過54萬,相當于每分鐘就有1人因心源性猝死離世。而我國心源性猝死的平均搶救成功率不到1%。因此,早期發現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并及時幹預,是預防猝死發生的重中之重。


01、高危因素的識别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諸多因素相關,排除遺傳、年齡等不可控因素外,還與疾病、生活方式等因素息息相關。最近,國家心血管疾病中心、耶魯大學等共同開展的中國國家心血管疾病篩查和管理項目對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特征分别進行了調查和相應的報告。


①性别: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占總數的9.5%,其中男性中高危人群占11.8%,女性為8.0%。


②年齡:高危人群比例随年齡增長而增加,尤其在60歲後,高危人群比例急劇增加。


③經濟水平:經濟、教育水平更高的人群中,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比例更低。


④體重:在各個年齡組中,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均随體重指數增加而增加。


⑤發病危險因素: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危險因素,約96.2%的高危人群伴有高血壓,之後依次為血脂異常、糖尿病、超重、吸煙和飲酒。而且,高危人群常同時具有多種危險因素,如“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


02、心血管疾病的篩查


由于心血管疾病的成因複雜,且危險因素衆多,高危人群需監測多種指标以評估發病風險。


①常規體檢:包括身高、體重、血壓等基礎指标的測試,可篩查高血壓、肥胖等危險因素;心電圖、胸片等内科檢查,可作為篩查心髒疾病的基礎手段;抽血化驗包括對血脂、血糖、肝腎功能等指标的檢查,這些檢查項目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可為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拉出第一道防線。


②專項檢查:針對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常見檢查項目包括24小時動态血壓測定,24小時動态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和超聲多普勒血流圖檢查,頸動脈超聲、心髒彩超、心髒核磁、心髒核素掃描和冠狀動脈CT檢查等,高度懷疑冠心病時,應進行冠脈造影檢查。這些檢查項目有助明确頸動脈及冠脈血管病變,可診斷冠心病、心梗等高危疾病,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拉出第二道防線。


當然,任何檢查項目都應根據個人情況而定,有針對性的進行而不是盲目篩查。而且,所有的檢查都隻是臨床參考,具體還要根據患者的病史綜合分析,經過全面多次評估之後,才能進行相應的預防和治療。


power by 4部美到令人窒息的欧美R级片 2025-11-19 14: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