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明天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從1817年英國人J Parkinson發現帕金森病(PD)至2019年的202年中,這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和生活質量,是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疾病因素。然而很多人對此疾病并非完全了解,經常與老年癡呆症(阿爾茨海默病,AD)和漸凍人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相混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三種疾病的區别和聯系。

相關性
三者均屬于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一組由慢性進行性中樞神經組織退行性變性而産生的疾病統稱;神經細胞發生退行性病理學改變是這組疾病的共同特征,确切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确;該組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
區别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一種主要表現為進行性椎體外系功能障礙的中樞系統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的症狀包括靜止震顫、肌肉強直、運動遲緩和共濟失調。症狀多先從一側肢體出現,逐步擴展至對側或全身,疾病晚期患者僵卧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後來人們發現除了震顫外,尚有面具臉(面部表情減少、呆闆)、慌張步态(走路時小碎步且越走越快)、小寫症(寫字越來越小)、行走時上肢無前後擺動等其它症狀。
PD按病因主要分為四類:原發性、動脈硬化性、腦炎後遺症和化學藥物中毒四類;

代表:拳王阿裡(圖片來自海洛站酷Plus)
老年癡呆症
老年性癡呆症可分為原發性癡呆症、血管性癡呆症和兩者混合型,原發性癡呆又稱為阿爾茨海默症(AD),是一種與年齡高度相關的、以進行性認知障礙和記憶力損害為主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表現為記憶力、判斷力、四維等一般智力的喪失,但是視力和運動能力不受影響。AD占老年性癡呆的70%以上,發病率哎65歲人群為5%。病程為3-20年,本病要經曆精神死亡和肉體死亡兩種死亡。

代表:撒切爾夫人(圖片來自海洛站酷Plus)
漸凍人症
漸凍人症的學名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病人主要的受損部位在于脊髓内的運動神經元。最開始的症狀是肌肉的無力和萎縮,病人逐漸感到行走受阻、肌肉僵硬,最終他們會逐漸喪失使用四肢的能力,“漸凍”為一個無法動彈的石頭人,就連發音、呼吸都變得困難。與帕金森病相比,漸凍人症的殘酷之處在于,即使到了疾病晚期,病人依然保持着清晰的思維和完整的人格記憶,卻隻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病情惡化。漸凍人症的預後不容樂觀,大部分人會死于呼吸肌麻痹導緻的呼吸衰竭,隻有4%的病人能夠存活超過十年。

代表:霍金(圖片來自海洛站酷Plus)
藥物治療
治療帕金森病的主要藥物是拟多巴胺類(如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和抗膽堿類藥(苯海索)等;
治療AD的藥物主要是膽堿酯酶抑制藥(他克林、加蘭他敏)、M膽堿受體激動藥(口占諾美林)和NMDA受體非競争性拮抗藥(美金剛);
治療ALS藥物有三類:利魯唑片類,神經營養劑類,中成藥;神經營養劑類又分神經生長因子(NGF)和神經節苷脂(GM);中成藥類。
醫學界尚未搞清楚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病因,或許大家覺得這些疾病離我們很遠,但其實它們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雖然治愈這些疾病的方法還在苦苦探索中,但早察覺、早幹預可以延緩病情惡化的速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關注帕金森病,從認識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