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挨過了冬天的嚴寒,筋骨還沒完全舒展開來,就在頻繁的倒春寒中迎來了夏天。貪涼或防暑不當,都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傷,夏天身體最怕這5件事,看看你占了幾件。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大汗後沖涼
夏季大量出汗後立即沖涼或對着空調風口乘涼,會導緻皮膚溫度迅速降低,體表血管收縮。此時大量血液湧向心髒,會增加心髒工作負擔、加大心梗風險。另外,在冷水浴時由于體表溫度和水溫差距太大,容易引發肌肉痙攣而導緻小腿抽筋等症狀。大量出汗後應擦幹汗液,再行溫水浴避免身體遭受寒冷刺激而誘發以上問題。
冷風直吹頸椎
空調冷風直吹頸椎,會導緻頸部周圍軟組織病變、頸部肌肉持續痙攣、後背酸痛等不良後果。久而久之會造成頸椎關節風濕性損傷,影響到頭部血液供應,出現頭暈、頭痛症狀。
夏季室内空調溫度以不低于26度為宜,在吹空調時避免直面風口,可以用頸托、披肩等給頸部、腰部保暖。
喝水太猛
缺水後迅速飲用大量的水,會導緻短期内血量猛增,增加心髒泵血負擔。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迅速飲用大量水後,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
不要讓自己太渴,做到少量多飲,每次飲水量控制在100ml—150ml是對身體最有益的。
烈日下暴曬
适當地曬太陽有助于身體合成維生素D,增加鈣的吸收和利用率。但烈日下暴曬,易造成皮膚松弛、出現皺紋,甚至增加皮膚癌患病風險。
可以通過塗防曬霜、戴遮陽帽、打遮陽傘等方式來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飲食不清潔
夏季氣溫高,各種細菌、病毒滋生的速度遠高于其他季節。隔夜菜、隔夜茶、食材不新鮮、食物加熱不徹底或廚房衛生不達标等都容易導緻食物中毒。
夏季飲食一定要做到食材新鮮、清潔、加工徹底,避免病從口入。另外,不貪吃冷飲,可以增強胃腸道抵抗力,降低食物中毒發生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