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杭州市臨安區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接診了一位28周的準媽媽,出現高熱、寒戰、肌肉酸痛、腹瀉,等症狀,去醫院就醫後不幸胎死腹中。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接診了一名20多歲孕婦,懷孕5個月左右,出現高熱、頭痛等症狀,通過B超檢查發現腹中的胎兒已經死亡。到底是什麼疾病謀殺了尚未出生的胎兒?醫生經過仔細檢查,發現罪魁禍首竟然是一種小小的細菌。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這種細菌被稱為李斯特菌,而具有緻病能力的是産單核李斯特菌,直徑僅為0.2mm~0.4mm。這種肉眼無法識别的細菌生命力非常頑強,耐鹽、耐酸,在4℃冰箱還能生長繁殖,即使是-20℃的低溫環境也可以存活一年,因而号稱“冰箱殺手”。由于它在自然界廣泛存在,所以絕大多數食品都可能被污染,尤其是肉類、蛋類、禽類、海産品、乳制品、蔬菜、冰激淩等。
李斯特菌對于正常的成年人來說一般不會構成威脅,頂多隻是嘔吐和腹瀉,甚至攜帶病菌也不會發病。統計數據顯示正常人群的發病率僅為百萬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但是對于特定人群,比如孕婦、兒童、免疫力低下者以及65歲~70歲的老人,李斯特菌的危害就大得多,其中孕婦李斯特菌病的風險是非孕婦的114.6倍,這是因為李斯特菌有嗜胎盤特性,妊娠期感染很容易引起宮内感染。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一旦孕婦發生感染,細菌可以通過胎盤傳染胎兒,并可能造成流産、敗血病和初生嬰兒腦膜炎等嚴重後果。孕早期流産率達30%;在孕中、晚期,則會引起敗血症、死胎、自發性流産或死産,甚至在足月分娩時也會傳染給胎兒,引起新生兒感染甚至死亡,新生兒的症狀多為敗血症、腦膜炎,死亡率高達30%~70%。
那麼怎麼才能遠離這種專挑孕婦下手的惡魔?這就需要從日常習慣和孕婦飲食兩方面來預防。
日常習慣方面,要注意加工食物前洗手,使用的刀和案闆用完洗淨晾幹,可以避免細菌滋生。加工和冰箱儲存食物要注意生熟分開,乳制品開封一定要吃完,不要放入冰箱,冰箱存放的飯菜要充分加熱後再食用,避免細菌感染。養成定期清理冰箱的習慣,食物在冰箱中冷藏盡量不要超過三天,不給細菌生存的空間。
孕婦飲食方面,盡量避免生食冰箱内的食物,尤其是冷飲等無法加熱的食物,不吃未經巴氏消毒的乳制品。冰箱取出的食物,尤其是剩菜,一定要燒熟煮透,因為李斯特菌在60-70℃下,15分鐘左右才能将其殺滅,所以簡單用微波爐熱一下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一旦發現上吐下瀉,畏寒發熱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李斯特菌雖然不像破傷風那麼具有殺傷性,但是一旦感染孕婦就會給胎兒帶來極大風險,所以孕婦一定不能掉以輕心。隻要日常生活中對入口的東西加倍小心,不要貪食冷飲和未加熱的熟食,就不會受到病菌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