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zwrgdlzpi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八大高發癌症如何體檢才能早發現?
發布日期:2019-08-21 15:39       作者:魯南制藥集團       浏覽:4.5萬

+852-2670933671168.jpg


癌症聽上去很可怕,但是其實癌症是可以早期發現的,剛剛公布的美國癌症協會發布的惡性腫瘤五年生存情況顯示,早期的肺癌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56%,而晚期的隻有5%;肝癌早期的五年生存率為31%,晚期的隻有2%;乳腺癌早期的99%,晚期的隻有27%;宮頸癌早期的是92%,晚期的隻有17%。


從上述這組數據來看,早發現對癌症的治療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怎樣體檢才能有效發現早期癌症呢?


1+X原則


“1”指常規體檢項目,比如說血常規、肝腎功能、尿常規、病毒的指标等等;“x”主要針對每一個人的特殊性,根據不同的需求,檢查一些有針對性的項目,從而發現一些潛在的危險。目前在我國高發的前八種癌症都是可以通過以上原則篩查出來的。


八大高發癌症有哪些?



肺癌:2015年中國新發肺癌患者78.7萬人,死亡63.1萬人。

胃癌:2015年中國新發胃癌患者40.3萬人,死亡29.1萬人。

結直腸癌:2015年中國新發結直腸癌患者38.38萬人,死亡18.7萬人。

肝癌:2015年中國新發癌症患者37萬人,死亡32.6萬人。

乳腺癌:2015年中國新發乳腺癌患者30.4萬人,死亡7萬人。

食管癌:2015年中國新發食管癌患者24.6萬人,死亡18.8萬人。

甲狀腺癌:2015年中國新發甲狀腺癌患者20.1萬人。

宮頸癌:2015年中國新發宮頸癌患者11.1萬人。



八大癌症如何進行早篩查



肺癌

篩查的項目:低劑量螺旋CT,X線的劑量較低,對人體損害較小,分辨率又足夠。

篩查頻次:高危人群每年查一次

高危人群:50歲以上,吸煙≥30包年;45歲以上,吸煙≥20包年,且同時有以下一項危險因素即為高危人群;(包年如何計算呢?如果你一天吸一包煙,持續30年,就是30包年;如果一天吸兩包煙,持續15年,也算30包年。)

危險因素:

1 有肺癌家族史

2 有其它肺部疾病、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

3 工作中接觸放射線、石棉、铍、鈾、氡等化學物質。

注意:一些高危人群第一次做低劑量螺旋CT的時候,大概有27%的人會發現有肺部結節。

那麼肺結節轉為肺癌的可能性多大呢?肺癌的診斷必須是依靠病理來判斷的,要看結節有多大、是什麼樣子、需要定期觀察。

如果結節在4mm(毫米)以下,一般是沒有問題的,4mm(毫米)以上就要小心了。不要等到出現咳血、胸悶這些症狀再去查就晚了。


胃癌


篩查的項目:胃鏡

年齡/頻次: 一般人群40歲開始,每5年一次;高危人群每兩年一次。

高危人群:

1 有胃癌家族史

2 有萎縮性胃炎、中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

3 經常吸煙、喝酒、高鹽飲食的患者。


640.jpg


症狀:脹氣、絞痛。胃癌的這兩個症狀并不是很典型,不要等到出現症狀才去做胃鏡檢查,應該根據年齡和是否有不良飲食習慣或者有萎縮性胃炎來決定。


結直腸癌


篩查的項目:①肛門指檢  ②大便潛血  ③結腸鏡檢查

年齡/頻次:45歲開始,每5年一次

高危人群:

1 有腸癌家族史、包含乳腺癌和大腸癌;

2 有腸息肉的病人或家族性腸病的人。


症狀:腹痛,便血。出現便血時,應當趕緊去查下大便,再根據情況做進一步的檢查。結直腸癌的遺傳性比胃癌強,如果家裡有腸癌甚至乳腺癌的病人,那你就要比家裡得這個病的人提前10年去做篩查。比如說媽媽是45歲得的腸癌,那你35歲就應該去做防癌篩查了。


肝癌


篩查的項目:聯合血清甲胎蛋白(AFP)+ 肝髒B超(常規體檢中包含)。

年齡/頻次:男性35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應進行篩查;聯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髒B超檢查,每6個月篩查一次。

高危人群: 男性35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的下述人群↓↓↓

1 有肝癌家族史(預防可以打疫苗);

2 有乙肝病毒(HBV)或丙肝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學證據;

3 血吸蟲、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 藥物性肝損傷患者。


乳腺癌


篩查的項目:乳腺钼靶、B超、核磁

自查方法:月經結束後5-7天,這個階段内乳腺是松弛的,檢查比較清楚。

年齡/頻次:30歲未育一年一次,已患乳腺癌或者卵巢癌一年一次,家族有人患乳腺癌,半年一次。

高危人群:

1 未育或≥35歲初産婦

2 月經初潮≤12歲,或行經≥42年的婦女;

3 一級親屬在50歲前患乳腺癌者;

4 兩個以上一級或二級親屬在50歲以後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5 對側乳腺癌史或經乳腺活檢證實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路線内乳頭狀瘤病者;

6 胸部放射治療史(≥10年)者。

上述情況均為乳腺癌高危因素,伴多條因素時,應考慮為高危乳腺癌對象。

乳腺癌高危人群鼓勵進行乳腺自查;20歲以後每年做臨床體檢1次,30歲以後建議做乳腺核磁共振檢查。

專家提醒

很多女性體檢時發現有乳腺結節,該怎麼辦呢?首先要通過穿刺或者活檢來确定它是良性還是惡性的,每半年或者一年随診一次,密切關注它的變化,如果出現惡化,立即切除。


食管癌


篩查項目:内鏡檢查

年齡/頻次:高危人群40-69歲,每1-3年一次

高危人群:

1 食管癌高發地區

2 有上消化道症狀:反酸、嗳氣、吞咽困難等等症狀;

3 有食管癌家族史;

4 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

5 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吸煙、重度飲酒、經常食用刺激性食物等)。


甲狀腺癌


篩查項目:查體、頸部超聲檢查

年齡/頻次:高危人群每半年至1年查一次

高危人群:

1 童年頭頸部放射線照射史或放射性塵埃接觸史

2 一級親屬(如父母、同胞兄弟姐妹有人患過甲狀腺癌);

3 碘的攝入量過低或過高

4 患有某些與甲狀腺癌相關的遺傳疾病

提醒:甲狀腺結節癌變率很高,建議進行系統性地有規律地随診,做好早期的監控。


宮頸癌


篩查項目:宮頸細胞學檢查

年齡/頻率:

(1)21-29歲采用宮頸細胞學檢查,每2-3年1次;

(2)  30-65歲采用宮頸細胞學檢查,每3年1次;或HPV與宮頸細胞學聯合篩查,每5年1次;

  (3)  >65歲且既往多次檢查均示陰性,不需篩查;若曾診斷為高度鱗狀上皮内瘤變病史者,再持續篩查20年,篩查頻率視病情定;

  (4)  接種過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齡的建議(與未接種疫苗的女性一樣)

高危人群: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


小貼士:

早期篩查一定是在沒有出現任何症狀的情況下去做檢查才叫做篩查,如果出現了症狀,那就已經不是篩查了,而是看病了。



其實癌症并不可怕,隻要我們選用适當的方式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就可以使得癌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也是我們保障健康最經濟最有效的策略。


癌症聽上去很恐怖,但是伴随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并不是被查出患癌就預示着生命進入了倒計時。如果身邊有人不幸遭遇癌症,了解這四件事情,做好這四件事情尤為重要:

第一件事:了解癌症的治療原則

多學科綜合治療,癌症治療需要綜合應用現有的治療手段(包括外科治療、放射治療、藥物治療中的化學藥物治療、内分泌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等),做出最适合病人的治療策略,盡量争取治愈的機會。

在制定癌症治療方案之前,千萬不要慌神,我們需要花一點時間來做好兩件事情才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No.1  了解病理類型

我們通常說得了癌症就是長了惡性腫瘤,同樣是一個髒器上的惡性腫瘤,可能是不同的病理類型,而不同的病理類型治療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No.2   确定分期

分期指的是根據惡性腫瘤的大小、浸潤的程度、有沒有淋巴結轉移以及有沒有出現遠處器官的轉移等三個因素,來把惡性腫瘤分為I到IV期,分期不同治療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第二件事:了解癌症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癌症治療的五大支柱之一:外科治療

外科治療中的手術是傳統意義上的局部切除,哪裡出現問題就把哪一部分切掉;現代醫學把可以達到與手術切除相同治療效果的手段,也稱為手術外科治療,比如用射頻的手段将惡性腫瘤融掉等,但是這種手段的特點是隻能做局部治療。

癌症治療的五大支柱之二:放射治療

放療技術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是進步最快的技術,通過聚集可以殺死惡性腫瘤的射線把腫瘤殺死,而可以将正常的組織傷害降到最低。

癌症治療的五大支柱之三:化學治療

化療是非常重要的癌症治療手段,适用于全身各個地方的惡性腫瘤,淋巴瘤等血液系統的疾病甚至單單依靠化療就可以治愈。化療是專門殺傷增殖細胞的,所以在治療過程中不但會殺傷增殖的癌細胞,也會殺傷其他增殖細胞,比如頭發以及呼吸道消化道胃腸道粘膜,這些粘膜受傷了,就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但是這些症狀一般會在化療結束後兩周左右恢複。

癌症治療的五大支柱之四: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精準治療的開始,哪裡有問題就針對哪裡,主要适用于非小細胞癌、一些血液疾病和胃腸間質瘤。但是靶向治療也有缺點,比如說肝細胞肝癌,目前所有的靶向治療藥物有效率都不高。

癌症治療的五大支柱之五: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是新興起來的癌症治療模式,主要是調動機體自身的免疫力來殺滅癌細胞。讓機體的免疫細胞重新識别癌細胞,并殺滅它們。目前有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腎癌等十多種癌症可以适用于這種方式。


第三件事:癌症是如何發生的?

癌症的發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是由于機體内部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内部因素

細胞正常的生理狀态下會産生新陳代謝,但在内外緻病因素的作用下,細胞發生了基因層面的改變,無限制的繁衍擴增,會從局部跑到身體的其他部位,而身體的免疫系統清除異常細胞的能力減弱,這些癌細胞便沒有被清除掉。還有随着年齡的增長,機體細胞代謝功能下降,新生細胞不按照正常的途徑生長,長錯、長歪也是癌變的一個原因。

外部因素

由于長期不健康的飲食、抽煙喝酒等不良習慣,對機體的細胞産生了負面的刺激,就産生了癌變。

情緒因素

除了内外因素,情緒對人體,不光是癌症,對其他疾病的發展也是有非常大影響的。高度緊張、高度壓抑或者高度不愉快也會對人體的内分泌功能、髒器功能等産生不良的影響。

第四件事:得了癌症,病人和家屬能做什麼?

1  保證營養

如果營養跟不上,很難支撐後續的治療。營養是否充足,一個主要的判斷指标就是患者的體重有沒有下降。在早期化療階段,一定注意不要飽餐飽食,而要少吃多餐。

2   适當活動,保持體力

鼓勵患者适當活動,日常活動盡量讓患者自己去做,如果體力可以的話,可鼓勵患者去散步。患者如果越是卧床休息,乏力感的症狀越不容易消失,甚至會随着肌肉萎縮導緻症狀加重。

整理病曆,所有資料一定帶全

整個治療過程中的成功和失敗的資料是非常重要的,資料越全面,越有利于醫生了解你的病情,也便于制定最适合、最高效的治療方案。

4   親人的支持

親人的支持在癌症患者抗癌的過程中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幫助癌症患者纾解心結,鼓勵癌症患者多參加家庭活動社會活動,能夠有效降低癌症患者的焦慮情緒,幫助他們盡快走出這段人生的陰霾時期。




power by 亚洲欧洲中文日 2025-11-17 12: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