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最近,有不少網友因不知道懷孕而服用了感冒藥,忐忑地在後台詢問對懷孕有沒有影響。其實,還是主要看用藥時的妊娠階段、用藥的種類、劑量和持續時間等等。一般來說,懷孕早期,存在一個“全或無”階段和“緻畸敏感期”階段。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孕初期“全或無”
孕初期,有一個“全或無”的概念。是指,在受孕後前兩周以内(或末次月經日之後的四周即28天内),無論受到什麼樣的刺激(或藥物,或射線),對于胚胎的影響隻會有兩種結局,要麼流産,要麼繼續維持正常的妊娠狀态。這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懷孕初期“全或無”理論。但需要提醒的是,這裡的藥物一般不包括妊娠期明确嚴禁的藥物。
對于該網友說的,一個月内用藥不知妊娠周數是多少的情況下,如果屬于早期“全或無”的時期,沒有辦法,隻能等待,如果沒有流産的迹象,可以認為對孩子是沒有影響的。但建議之後一定要按時孕檢,密切關注胎兒發育情況。
孕早期“緻畸敏感期”
緻畸敏感期,指的是對緻畸作用最敏感的胚胎發育階段,即胚胎的器官形成期。這個時期也比較早。
對于人類來說,緻畸敏感期在受孕後第3~8周(或末次月經日後的第5~10周),即開始于受孕後第18-20天,緻畸敏感的最高峰約在第30天左右,到了第55-60天後敏感性則迅速降低。
這段時期,胚胎内細胞增殖分化特别活躍,且處于器官形成的階段,最容易受到緻畸因子的幹擾而發生畸形。
感冒藥成分不同,毒性也不同
該網友用的感冒藥不知道含有什麼成分,抗生素?抗病毒藥?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抗組胺類藥?不同的成分有不同的副作用,對胎兒的影響也不同。例如頭孢類抗生素對母嬰相對安全,大環内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黴素則有較強毒性;抗病毒藥物大多毒性較大,對胚胎或存在不利影響;而僞麻黃堿類的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以及氯苯那敏等抗組胺類藥物,雖然目前沒有明确的臨床證據顯示對胚胎有緻畸作用,但或可存在不利影響,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慎用。
無論用了哪種藥,都建議有類似情況的網友一定要咨詢醫生,詳細告知用藥的時間、類型和劑量等信息,以評估可能産生的影響。同時切實做好孕檢,密切關注胎兒的發育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