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orwvrlgc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少吃一點沒有必要的苦
發布日期:2020-05-13 08:20       作者:魯南制藥集團       浏覽:2.8萬

1. 什麼是能吃苦?


經常看到一些文章說:現在的年輕人不愛吃苦了,沒有奮鬥精神了。90後、95後、00後…這一代人垮了。


每次,我都一身雞皮疙瘩。


首先,什麼是能吃苦?

其次,能吃苦就垮不掉嗎?


真是一點邏輯都沒有。


前年冬天,有一次我在公司加班,當時我們在光華路SOHO2期辦公(北京朝陽區)。晚上10點左右,突然進來一個小姑娘,問我辦不辦信用卡。


我問她怎麼找到這兒的,她說看到這個樓層還亮着燈,也許就有人加班,就來了。


其實,整棟樓隻有我們這層亮燈。


我沒說啥,接着工作。她站在那不走,還自言自語,有幾句話我還有印象:


要不然你辦一個呗?我每天掃樓到半夜,但是業務量就是上不去,我真的很拼了…

 

看到她沮喪得快要哭了,我根本不想安慰她什麼,反而不留情面地怼了一句:


什麼叫每天掃樓到半夜?是掃樓到半夜,還是半夜掃樓?你是不是白天不敢掃樓?大半夜的,整棟樓都沒什麼人了,掃樓能有效果嗎?你要掃的是人,不是樓。


沒想到,在我善意地怼完之後,小姑娘反而笑了,說:也對也對啊,你說得對!


你說這個小姑娘,算不算能吃苦?


我覺得算。雖然她白天不太敢掃樓,但她肯定也不是在睡大覺。雖然她晚上敢掃樓,但肯定也沒那麼容易。估計上我們這棟樓之前,也在樓下琢磨了半天。


那可是北京的冬天啊,很冷的。但這種能吃苦,會不會更容易垮掉?


IMG_1100.jpg


2. 很多人要的不是奮鬥,而是穩定


有一位網友,曾在知乎上留言,分享他外公當年特别能吃苦的故事。


他外公是京杭大運河的挑河工。那可真是吃了40多年的苦,腰已經累成90度,除了幾張發黃破損的獎狀,什麼都沒攢下。現在每天被腰痛折磨,生活起居很痛苦。


看到這段故事,一位讀者非常不解:為什麼要幹40年?真的沒有其他選擇嗎?


我特别想回複這位讀者:其實每個時代,都有很多一幹就是40年的“挑河工”。


他們之所以選擇這條路,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而是他們周圍的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這條路。他們之所以選擇這條路,不是因為他們能吃苦,而是他們不想吃太多苦。


他們要的,不是奮鬥,而是穩定。他們遇到問題、遇到困難的第一反應,不是怎麼解決,而是再忍一忍就好了。


忍着忍着,忍成了很能吃苦的樣子。


IMG_1045.jpg


3. 少吃一點沒有必要的苦


我做公司6年,每年都有新人來,老人走。每個崗位都有人覺得累,堅持不下去,要離職休息一段;也都有人持續成長,不斷完成更高的業績目标,工資也越來越高。


這個過程中,我越來越發現一件事:


最優秀的那批員工,很少談論工作辛不辛苦,更不會在意自己能不能吃苦。他們更關注的,其實是自己的價值。尤其是,同樣的時間,他們如何創造更高的價值。


我們團隊大部分同事都是90後,他們都很年輕,而且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但隻要目标明确,他們随時可以通宵加班。同樣的,一旦完成任務,他們也可以随時投入生活。


而且我還發現,工作成績最優秀的那批員工,往往也是生活中最會玩的。


最後,我很想和閱讀這篇文章的你說:


我們真正的要關注的,還是每個階段有什麼目标,每個目标要怎麼完成。遺憾的是,大多數人在這方面非常懶惰。該做的事情,從來不做。重要的事情,從來不做。


就像美團創始人王興說過的那句:很多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所以,趁着我們還年輕,多用一點腦子,多學一點技能,多積累一些知識。少一點關注自己辛不辛苦,少吃一點沒有必要的辛苦,更不要用能不能吃苦,評價一個人。


很多苦,其實完全沒必要吃。而且,很多人能吃苦,也不是因為吃苦有價值。


就像柴在《看見》中說過的那句話:


痛苦是财富,這話是扯淡。

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power by 看片 - QINGQINGCAO 2025-11-16 15: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