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當我們慢慢長大,結婚生子、成家立業是大部分年輕人會選擇的道路。對于女性來說,懷孕生産坐月子更是非常“甜蜜的負擔”。孕期孕吐、長胖、便秘……生産時宮縮、側切、撕裂等巨大的疼痛,好不容易生完寶寶,又要“坐月子”,對于“月子”,老一輩的人那可是非常講究,不能洗頭、不能刷牙、不能走動、不能吹風……這些說法真的合理嗎?
在醫學上,月子也指産褥期,産褥期主要是指從分娩結束到産婦身體恢複至孕前狀态的一段時間。在正常的妊娠過程中,胎兒以及胎盤娩出以後,子宮就要有所恢複,胎盤剝離的創面完全愈合大概需要六周的時間。
在亞洲部分國家,比如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等,自古以來産婦都有坐月子的傳統。但是在歐美等西方國家,生孩子可沒有坐月子這個儀式,這可能與習俗、飲食習慣、體質差異等有關。
雖然坐月子不是必須的,但是剛分娩完的産婦身體虛弱、抵抗力差、情緒不穩定等等,身心都需要一段時間來調養恢複,所以說,坐月子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若坐月子方法不對,不僅不利于恢複,還會雪上加霜。

常見誤區
1、不能洗頭洗澡
這真的是非常錯誤的一個觀念。
在産褥期,新陳代謝會比較旺盛,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多汗,醫學上稱為“褥汗”,此外産後要排惡露,新媽媽們尤其要注意每天要用清水洗淨會陰部位流出來的血迹。乳房上有皮脂腺和大汗腺,給寶寶喂奶後,水分、糖分、蛋白質、脂肪等等會混在一起。所以,保持個人衛生,可以有效避免感染。洗澡洗頭本身不會引起産婦生病,但是産婦身體比較疲倦虛弱,抵抗力差,洗澡洗頭時一定要注意保暖,采取淋浴,避免盆浴。
2、不能刷牙
月子裡應特别注意保護牙齒,因為在孕期和分娩過程中,媽媽體内的鈣質流失比較嚴重。另外,如果一個月内都不刷牙是很有可能導緻一些口腔疾病。一般來說,選擇軟毛牙刷,早上和晚上分别刷一次就可以了。
3、不能運動
産婦确實不能過度運動,但是也不要長期卧床,久卧在床,一直不動,下肢很容易形成血栓,這些血栓如果随血液遷移到心肺等部位,可能會引發疾病甚至猝死。适當的運動有利于體力恢複,排尿和排便,還能恢複盆底及腹肌張力。
4、月子期立即大補
孕婦分娩後飲食要相對清淡,食物要容易消化為主,不推薦立即大補,避免吃生、辣食物;産後1-2周是下奶的高峰期,可以适當進補,但也要注意清淡飲食。如果月子期過量進補,有可能使乳汁過度分泌,淤積于内,導緻乳房腫痛,甚至引發乳腺炎。
5、不能吹風
不能吹風≠不能通風,如果是冬天坐月子,可以關上門窗避免着涼,夏天坐月子則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内空氣清新。為了避免新媽媽在換氣的時候着涼,可以不采用對流的形式,在外出時把所有窗戶都打開。
除了以上幾條常見誤區,多吃雞蛋、多喝紅糖水、不吃鹽、喝濃湯、過量飲食等等,都不是完全正确的,要根據産婦的身體,合理安排作息飲食,科學舒适的度過月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