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當庭前的菊花散發着清甜的幽香,路旁的銀杏流轉出金色的光芒,空氣裡滿滿的都是深秋的味道。今秋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來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即為“霜降”。凍則有霜,霜是天冷的表現,此後氣溫将進一步降低,冷空氣會越來越頻繁。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獸,豺,豺狼。霜降日,豺狼開始捕獲獵物;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如同人間新谷的收獲,用以祭天,以示回報,并以此祈禱來年風調雨順。是獸之義,也是人之本也。 二候草木黃落,霜降過後,植物漸漸失去生機,草木的葉子紛紛枯黃、掉落。 三候蟄蟲鹹俯, “鹹”是皆、都的意思。“俯”是低頭。蟄伏在洞裡的蟲子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态。
“菊紅葉落秋見霜”,霜降是秋向冬過渡的開始。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一方面秋燥明顯,燥易傷津,另一方面,霜降15天後即是立冬,這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
霜降後,天氣日漸寒冷,早晚溫差加大,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
霜降養生三防 1、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為防止秋燥,可以适當多食用一些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類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蘿蔔、冬瓜、銀耳、蓮藕及各種豆類制品等。 2、防秋郁 晚秋時節,天氣漸冷,草木枯黃,落葉落果,萬物蕭瑟,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首先生活規律不要随意打破,心情不好,該做什麼還是得做什麼;其次要适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豬肉、羊肉和豆類等;還要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 3、防秋寒 霜降節氣,氣溫驟降,老年人極易患上“老寒腿”等毛病,慢性支氣管炎也容易複發或加重,同時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複發的高峰期。 這個時間節點後不再适合“秋凍”,對抵抗力差的老年人,應按時增減衣服,以免濕邪、寒邪入侵,導緻生病。睡覺時一定蓋好被子,特别是保證腹部、頭部不要受寒。注意!年輕人也要穿秋褲了! 這個時間節點後不再适合“秋凍”。對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尤應按時增減衣服,以免濕邪、寒邪入侵,導緻生病。 養生護好三部位
值此天地冷凝結霜、草木黃落、蟄蟲始眠之時,養生要從三方面做起,做好了一整個秋天不得病。
護膝暖足
霜降時節,漸入冬寒,人體關節部位最怕受涼,周圍的末梢神經對溫度和氣壓變化特别敏感,因此受涼以後,會導緻周圍的血液循環變差,最終引發關節炎。因此需要加強保暖,别輕易露出膝關節。
同時要注意腳部保暖。腳是人體的第二心髒,人體許多經絡的路線都起源于腳,尤其是腳腕以下部分。人體的五髒六腑、四肢百骸,在腳部都有對應的反射區,刺激或鍛煉腳,就能通過經絡給全身器官以積極有益的影響。
建議:每晚熱水泡腳20分鐘,可以有效疏通足部筋脈。
護養脾胃
霜降時天氣明顯轉涼,對胃腸道有一定刺激,機體代謝增強,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多,是消化道潰瘍的高發期。現代人生活節奏快,不少人愛喝咖啡和濃茶,吃飯不按時,飲食上偏好麻辣口味,這些因素都容易導緻胃腸疾病。
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并注意适當吃一些養胃的食物,如闆栗、花生等。栗子熟吃對于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以及腎虛所緻的腰膝酸軟、小便頻數高等症狀尤其适宜。
養護皮膚
霜降前後,皮膚的新陳代謝水平開始下調,汗腺分泌減少,使皮膚水分含量下降;加上氣候幹燥、多風少雨,會導緻角質層的保水能力下降,容易出現皮膚幹燥、過敏、瘙癢等不适。因此,霜降時節護好皮膚,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個時節,要注意不要使用磨砂膏、去角質霜等“強力”護膚品。對于皮膚敏感的人,洗臉後一定要及時吸幹水分,以免水分蒸發加速皮膚幹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