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人與人之間最難得的,是看到别人的不容易.mp3
年前,我頻繁加班,吃飯沒有胃口,想吃媽媽做的家常菜,于是打電話說要回家吃飯。
沒想到,媽媽那天準備的是豬蹄炖黃豆。我正因為油膩吃多了而煩悶,于是對這道菜怎麼看都不滿意,嘗了一點就不肯再下筷子。
媽媽勸我多吃菜,我抱怨太難吃了,還挑挑揀揀找了一些缺點,來證明這道菜确實不好吃,比如,豬蹄太腥了,味道太鹹了。
媽媽聽得滿臉委屈,一頓飯吃得不歡而散。
幾天後跟鄰居阿姨閑聊才得知,那碗豬蹄炖黃豆來得并不容易。因為臨近過年,家家都在囤肉辦年貨,豬蹄很不容易買到,媽媽為了給我買豬蹄跑了好幾個市場。黃豆也是托人專門從老家帶過來的,媽媽說老家的豆子炖起來更軟糯。
一碗菜竟然有着這麼曲折的來曆,而我不但不領情,還各種抱怨,真是白白糟蹋了媽媽一番心意。
更不應該的是,當時我随口說的一句“太鹹”,讓我媽懷疑自己身體是不是出了什麼狀況,才導緻她這重口味的毛病。于是去醫院查這查那,很是不安了幾天,直到檢查結果正常,才放下心來。
在媽媽眼中,我随口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大事。身為女兒,我卻不明白這一點,隻對她諸多要求。
現在想來,是我太過自私。我隻顧着自己想要的,卻從未思考别人有過怎樣的付出。
有時候,我們覺得别人不夠好,并不是别人做得少,而是自己所求太多。不能将心比心,自然也看不到别人的不易。

前幾天聽朋友講了一件事,也挺感慨的。
朋友所在的小組負責一個新項目,中間出了點事故,需要有人去事發地了解情況,采寫報告。
不巧的是,當時那裡正因為疫情影響被列為中風險地區,貿然前往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一時間,大家都在猶豫。
沒想到,一位平時沉默寡言的男同事主動請纓前往。
他解釋說,家裡平時隻有自己和妻子,女兒已經上大學,沒啥負擔,不像其他人,上有老下有小,一旦發生點什麼都不方便。
臨出發前,部門其他人給這位男同事準備了口罩和消毒液,為他送行。他安慰大家說,不用擔心,防範措施做好了危險并不大,至于隔離,就權當休假了。
他出門後,留守的同事們主動為他把采訪數據的整理工作分攤下來。
采訪結束,回程隔離期間,同事們為了不影響他的業績,又把部分适合遠程處理的工作留給了他。
就這樣,大家互相配合默契,最後圓滿完成任務。他感激同事們對他的幫助,同事們也感激他關鍵時刻的挺身而出。
善良,是從看懂别人的難處開始的。
遇事多替别人想想,設身處地去感受别人的困難,很多不能理解的事都會變得簡單明了。
人際關系中,換位思考最為難得。所有的矛盾,都源自于每個人都想讓别人為自己做點什麼,卻從未想過别人需要自己做點什麼。
好的關系,都是相互體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胡适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自己母親,母親氣量大,事事先想着别人。
一大家子住在一起,難免有矛盾,兩個兒媳有時擺臉色、發脾氣,但母親從不計較,實在忍不下去時,才在某個早晨輕輕哭一場。不罵人,隻歎自己命苦。
這份胸襟最終還是讓兒媳放下了心結,主動捧茶表達歉意,換來彼此相安、家庭和睦。
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自己受了委屈,别人又何嘗不是?
看到别人的不容易,你想計較的東西便會少很多。如此,你便能多父母多一份理解,對伴侶多一份包容,對孩子多一份耐心 ,對朋友多一份體諒。
網上有個提問:“如何把各種各樣的關系把控到一個很舒服的距離?”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讓人印象深刻:“最大程度的換位思考,理解對方的感受,并作出回應。”
所有好的關系,都應該是這樣的,把别人的感受當回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缺乏這份換位思考,哪怕别人做得再好,你也會覺得不夠。
不把自己的需要當成天經地義,不把别人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這是為人處世應有的修養。
推己及人,心懷感恩,無論你走到哪裡,無論你遇到誰,都是喜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