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1
小學五年級時,我轉去縣城讀書,每天要獨自騎行5公裡到學校。
記得那個夏日的清晨,大雨剛停,我想到雨後泥濘的土路就害怕,便央求爸爸送我去上學。但爸爸還要做生意,斷然拒絕了我的要求。
我心裡委屈,賭着氣騎上車出了門。
村外的路非常難走,我使勁蹬着車輪,小心翼翼地繞開積水,又努力保持着平衡,防止車輪滑進泥溝裡。盡管如此,經過最泥濘的一段路時,我還是一腳踩進了爛泥裡。雖然沒有摔倒,但車輪陷進了淤泥裡,推不動了。
頭頂的天陰沉着,路上看不到一個人。我孤立無援地看着沾滿污泥的鞋和怎麼也推不動的車,内心的委屈一下子湧了上來,扶着車大哭了一場。我埋怨爸爸不肯送我上學,埋怨破天氣下這麼大的雨,埋怨這路這麼難走。
哭了一陣子,發洩得差不多了。一瞬間,我心裡突然湧上來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我就不信自己走不出去!
這個念頭給全身注滿了能量,我咬緊牙關,一次次地推着座闆發力,終于慢慢把車子從爛泥裡面推了出來。
騎過那段最難走的路,我找到一個小水坑,用木棍把車胎上的泥刮幹淨,再用手指蘸水擦去鞋上的泥。那一刻,我像是個打了勝仗的大英雄。
往後的人生中,每當需要一個人面對挑戰時,我總會想到那個大雨過後的清晨。
人生中,總有些困難需要獨自面對。我允許自己悲傷痛哭,但擦幹眼淚後,會咬緊牙關,一步一步從困難上踩過去。
2
初二的那年寒假,媽媽生了場大病,我便随着爸爸早出晚歸去擺攤賣菜。
一天,爸爸正忙着給人稱菜,一個五六十歲的男子騎着自行車,拎着菜,氣沖沖地過來了。
他把菜往地上一摔,指着爸爸鼻子大聲叫嚷:“你給我的菜不夠稱,少了一兩!”
爸爸記得那人,趕忙笑着說:“是的,所以給您多找了兩毛錢。”
那人翻出兜裡的錢數了數,發現沒算錯。雖然爸爸并不理虧,卻還是道歉說:“剛才人太多了,怪我沒你說清楚。”而對方明知是誤會,卻繼續放着狠話,說要是缺斤短兩他一定不會客氣。
爸爸一路賠着笑臉,直到把這個客人送走。
在一旁邊目睹了全過程的我,一邊紅着眼眶,一邊幫爸爸招呼着其他的客人。
忙完那一陣,爸爸安慰我說:受點委屈沒什麼,不耽誤正事就好。咱不能惹這種人,要不今天這生意就沒法做了。
晚上回到家,我躺在床上輾轉難眠。想到爸爸在工作中受的委屈,想到爸媽那些年的辛苦,眼淚就止不往下淌。
我默默地告訴自己一定要争氣,将來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從那天起,努力學習就不再是一句口号,它成了我學生時代的不二信念。靠着這個念頭,我一路奮進,成了村裡第一名研究生;參加工作後,我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成長機會,争取早日能獨當一面。
這一路,最欣慰的莫過于看到爸媽的日子越來越好,我也終于有能力為他們遮風擋雨了。
生活的艱辛會帶給人痛苦,卻也能激發出無窮的力量,推着人不斷向前。
3
老話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确實如此。
我從不覺得成長中的不如意有什麼需要感謝的。如果可以,誰不希望生活順遂呢?
可回望過去,很多前行的力量,恰恰就是從這些“不如意”裡滋生出來的。
初中時代,我的成績并不拔尖,中考以8分之差與重點高中失之交臂,隻能進入普通高中。
這8分的失利讓我更加不敢掉以輕心,高中三年,我在學習上不曾松懈過,除了上課和自習的教室,起床鈴響前的窗邊、熄燈前的過道,都是我的學習寶地。為了讓身體承受住高強度的學習,我每天利用課間跑步,找沒人的地兒跳繩。
因為持續的努力,我取得了還算理想的高考成績。在大學階段也幾乎每個學期都得獎學金。我的人生,并沒有因為錯過理想的高中而一蹶不振。
現在看來,那些“不如意”确實也成就了我。獨自闖過泥濘,讓我懂得了迎難而上;直面生活的艱辛,讓我學會了體諒父母,多了一份擔當;努力的結果不盡人意,反而讓我有了不服輸的勁頭,在努力的道路上奮起直追。
在改變中錘煉勇氣,在接納中拓展胸懷,這恐怕就是逆境在人生中最大的意義。
熬過風雨,趟過泥濘,會有陽光照進生活。那些打不倒你的,一定會讓你更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