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工作不突出,業績不突出,腰間盤卻突出了!”
“都是腰椎間盤,為什麼你那麼突出?”
“從一個靈活的胖子變成一個彎不下腰的胖子,隻需要一個腰間盤突出”
……
這些玩笑話,不知道戳中了多少人的痛處~作為困擾現代人的一大頑疾,很多人年紀輕輕,腰間盤就很“突出”,給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那麼,什麼是腰椎間盤突出?出現哪些症狀要小心?該如何治療?

什麼是腰間盤突出?
人的脊椎像一摞磚頭,椎體就是軀幹這座大廈的承重牆。人體上下兩節脊椎骨中間的組織叫椎間盤,它由上下軟骨闆、環狀的纖維環和中間的髓核組成。椎間盤就好像是椎體之間的“海綿墊”,可以緩沖吸收相鄰椎體之間的壓力。正常的椎間盤受到壓力時形狀變大,當壓力被吸收後形狀又會複原。
但随着年齡增長,我們的椎間盤會像皮膚一樣逐漸老化脫水,彈性降低。除此之外,久坐、長時間彎腰,同樣會造成椎間盤壓力過高,從而損傷纖維環。當髓核對纖維環長時間、大力度地擠壓時,纖維環就會被慢慢磨損,當髓核終于沖破纖維環的懷抱時,腰椎間盤突出就發生了。
腰間盤突出≠腰間盤突出症
很多人以為腰椎間盤突出和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回事。但是一個「症」字,卻讓兩者千差萬别。
簡單說,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病理或影像學描述,而腰椎間盤突出症才是病。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症,必須要有相對應的神經壓迫表現。
自查:你的腰疼是哪種?
一提到腰疼,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腰椎間盤突出,其實腰痛的種類有很多。
1.腰疼并伴随下肢放射痛:神經受累
沿着腰一直到大腿、小腿,甚至足背、足底一條線的疼,或有麻木、踮腳走不了路、下肢無力等症狀,可能是神經受累所緻。需要去醫院檢查壓迫程度及壓迫位置。
2.能摸到、有壓痛:腰肌勞損
腰肌和腰背筋膜疼痛,位置相對比較淺,如果感覺腰疼,且能摸到,按壓時有疼痛感,往往可能就是腰肌勞損。
3.待着不動也疼:須排除腫瘤可能
出現不明原因的腰疼,又找不到特殊的壓痛點,夜間睡着時也疼得厲害,處于舒适、放松的休息狀态時仍然很疼,必須及時到醫院排除腫瘤的可能,以免延誤治療。
4.位置很深、活動受限:腰椎間盤問題
當腰椎間盤出現問題,其疼痛位置在身體後中心比較深的地方。感覺很疼,甚至活動受到限制,但觸摸腰和後背時,并沒有很疼的壓痛點。确診需要借助CT或核磁共振輔助診斷。
如何治療腰間盤突出?
據統計,有87%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可以在3個月内得到緩解。相應的,症狀發生6周之内通常建議保守治療,可以口服非甾體抗炎藥止疼。
當然,如果症狀嚴重,千萬别忍着,有大約10%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需要手術治療,通常是神經功能缺損嚴重,6周治療無效的患者。
最後,最重要的,是預防!預防!預防!
基礎版:避免久坐,桌椅舒适,增加腰部支撐,讓身體的各個部分處于它應該在的位置。
提高版:進行核心肌群功能訓練,進行柔韌性訓練,參加瑜伽、普拉提、太極拳等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