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說起癌症,大家都會聞之色變,高死亡率、低治愈率……讓患者及其家屬承受極大的痛苦與壓力。癌症的種類非常多,我們常見的癌症有肺癌、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宮頸癌、甲狀腺癌等,而目前絕大多數的癌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我們都知道癌症不會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普通接觸傳染,但是目前有4種癌症,已經被證實與某些病毒/細菌息息相關,人們會因為這幾種病毒/細菌的感染而大大增加患癌風險。

HPV與宮頸癌
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二大高發癌症,超過90%的患者都和HPV持續性感染有關。
HPV中文名叫人乳頭瘤病毒,有100多種型号。常見引起癌變的亞型是16和18,占約 70%的子宮頸癌患者。其他癌基因型(如31,33,45和58)也較常見,低危型HPV如6和11型與癌症無關聯,但可引起尖銳濕疣。
HPV主要的傳播途徑是性傳播,通過性生活能夠将外界的HPV病毒帶到女性的外陰陰道和宮頸并生長繁殖。所以以下人群會增加患宮頸癌的風險:
(1)性經曆開始時間早者
(2)有多個性伴侶,性生活混亂不潔者
(3)配偶性生活混亂,性伴侶包皮過長者
(4)多次生産或流産,且年齡在30歲以上的女性
接種疫苗和定期篩查可以有效預防和發現宮頸癌。
乙肝病毒與肝癌
乙肝病毒與肝癌息息相關,據國家癌症中心在2018年發布的癌症流行病學數據,84%的肝癌發生均與乙肝病毒感染相關。一旦确診為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12.5%,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控制,從乙肝發展到肝癌僅僅需要四步:乙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
乙肝的傳播途徑:
主要是通過含有病毒的體液傳播:包括無保護措施的性接觸;輸血;受污染的針頭注射器等醫療器械傳播;分娩期的母嬰傳播等。
吃飯、擁抱、蚊蟲叮咬等不會傳染乙肝,大家要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多些包容,少些歧視。
幽門螺旋杆菌與胃癌
幽門螺旋杆菌和胃癌有着密切的關系,幽門螺旋杆菌感染可以增加胃癌的患病風險,但并不是所有的幽門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均能發展成胃癌。
中國是幽門螺旋杆菌感染大國,一般人群中幽門螺旋杆菌的感染高達50%-80%。長期幽門螺旋杆菌感染會引起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最差的後果是引發胃癌。
幽門螺杆菌傳染力很強,可以通過口、手、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受中國的飲食文化影響,吃飯時不使用公筷等,都是潛在的感染因素。不過,幽門螺杆菌不耐熱,大家可以通用對餐具高溫消毒的方式預防傳染,成人要避免口對口給嬰幼兒喂食。
EB病毒與鼻咽癌
鼻咽癌是一種在中國南方及東南亞等特定地域很常見的腫瘤,緻病原因有很多,其發病因素尚不明确。
EB病毒又稱人類疱疹病毒,雖然EB病毒和鼻咽癌沒有明确的因果關系,但免疫學和生物化學研究證實EB病毒與鼻咽癌關系密切。有多大比例的鼻咽癌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鼻咽癌患者EB病毒感染率明顯比非感染人群要高。此外EB病毒與兒童淋巴瘤的發生有密切相關性,被列為可能緻癌的人類腫瘤病毒之一。
EB病毒主要通過唾液傳播,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受到過EB病毒的感染,感染多發生于幼兒,常無明顯症狀。所以大家無需過度恐慌,隻需要做好防禦,當出現不适症狀時早檢查早治療。
總結一下,以上幾種癌症與病毒/細菌是有相關性的,但并不代表感染了這種病毒或細菌就一定會患癌,癌症本身也并不會傳染。但是像宮頸癌、肝癌等關聯度非常高,及時預防、篩查、治療是非常重要的,防患于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