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拉貢醫學研究所免疫學家徐宇研究團隊發現了第二例未經治療而自愈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根據此前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公布的最新信息,截至2020年底,全球約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770萬人。艾滋病新發感染率和死亡率呈現了雙下降的趨勢,近10年新發感染率下降了31%,死亡率下降了48%。得益于經驗的積累、防治策略的發展和檢測治療技術的進步,全球艾滋病防治取得了顯著成效。
2021年6月,聯合國大會表決通過政治宣言,承諾到2030年結束艾滋病流行。在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必将迎來終結艾滋的曙光!
為增進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在艾滋病的防治和普及過程中,中國做出了很多努力,成立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基金會、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等多個公益單位和組織。
今天是第三十四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生命至上 終結艾滋 健康平等”,強調堅持生命至上,攜手應對艾滋病帶來的風險和挑戰需要每個人的行動。

什麼是艾滋病?
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種疾病,是被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後,引發的一種綜合症。艾滋病病毒本身并不會引發任何疾病,但它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當免疫系統被艾滋病病毒破壞後,人體就容易感染其他的疾病,這種無法抵抗其它疾病的狀态和感染上其它疾病後表現出來的綜合症狀就是艾滋病。
盡管目前研制的藥物能夠抑制病毒的活性、減緩病程發展、間接減少感染後的死亡率和緻病率,但事實上仍未有任何藥物獲得證實能根治艾滋病,因此艾滋病目前已是全世界疾病監測的重要指标之一。
艾滋病傳播途徑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
1、性傳播。如果和艾滋病感染者發生性行為而不使用安全套的話,就可能被傳染艾滋病病毒。
2、血液傳播。與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輸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甚至使用過的解剖刀、輸血設備等,如果未經正确消毒,都可能成為傳播艾滋病病毒的媒介。
3、母嬰傳播。如果母親是感染者,可能會通過懷孕、分娩和哺乳将病毒傳染給孩子。
艾滋病病程
從感染艾滋病病毒到發病有一個完整的自然過程,臨床上将這個過程分為四期:急性感染期、潛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
艾滋病臨床特點
1、發病人群以青壯年為主,發病年齡80%在18-45歲,即性生活較活躍的年齡段。2、在感染艾滋病後往往患有一些罕見的疾病如肺孢子蟲肺炎、弓形體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與真菌感染等。
3、持續廣泛性全身淋巴結腫大。特别是頸部、腋窩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更明顯。淋巴結直徑在1厘米以上,質地堅實,可活動,無疼痛。
4、并發惡性腫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惡性腫瘤等。
5、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約30%艾滋病例出現此症狀,出現頭痛、意識障礙、癡呆、抽搐等,常導緻嚴重後果。
艾滋病的預防
目前全球普遍認為有效的艾滋病預防策略,需要行為學、生物醫學和結構性幹預的綜合運用。
行為學幹預措施包括針對感染艾滋病危險行為,通過宣傳教育以及行為幹預等手段促進減少性伴侶、推遲首次性行為年齡、減少共用針具、提高安全套使用率等;生物醫學的重要幹預措施包括治療即預防、暴露前預防、暴露後阻斷等;“檢測-治療-病毒抑制”成為重要的綜合幹預策略。
Tips: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紅絲帶。象征着我們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關心與支持;象征着我們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平等的渴望;象征着我們要用"心"來參與預防艾滋病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