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一杯熱氣騰騰、奶香四溢的牛奶,無疑是早餐或睡前的最佳伴侶。
但!人類的悲喜并不相通,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隻要喝上一杯純牛奶,不出一會,腹瀉感覺就上來了,頻頻跑廁所的痛使他們對牛奶狠心割愛,絕口不喝。
為什麼,别人喝牛奶沒事,我就不行!難道餘生要滴“奶”不沾嗎?
如果你也有這種遭遇,你可能是乳糖不耐受體質。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什麼是乳糖不耐受體質?
乳糖不耐受,是指因體内乳糖酶數量不足或活性低下,不能将乳制品中的乳糖正常分解成葡萄糖、半乳糖,導緻乳制品無法被腸道消化吸收。
乳糖不耐受的症狀通常在進食奶制品30分鐘至2小時内出現,多表現為:
1.上腹部腹脹
若體内乳糖酶含量較低,未消化完全的乳糖進入結腸後,會被細菌分解,産生大量的氣體(如氫氣、氨氣),出現腹脹、排氣等症狀。
2.腹部痙攣、疼痛
乳糖分子無法被乳糖酶分解,就會滞留在腸腔内,使腸内滲透壓增大,出現腸絞痛的症狀。
3.腹瀉
乳糖分解不完全,會導緻大便次數增多,一天多達7-8次,糞便為蛋花樣、水樣的稀便,并伴有四肢無力、肛周皮膚紅腫、頭昏頭痛等症狀。
4.嚴重脫水
嬰幼兒乳糖不耐受容易腹瀉,嚴重者還會體内水電解質紊亂,出現脫水症狀。
一些乳糖不耐受患者攝入乳制品後還會出現皮膚過敏,如皮疹、濕疹等症狀。
關于乳糖不耐受的幾大“誤區”
誤區一:中國人不适合喝牛奶
真相:乳制品依然強烈推薦,肉、蛋、奶必須跟得上!
雖然乳糖不耐受在亞洲人身上常見,但随着人體生理狀态的變化、免疫力增強等,以前對乳制品不耐受的人,不一定一輩子都不耐受。
作為高優質蛋白、高鈣的營養品,牛、羊奶是強身強國路上的基石,國内營養專家曾多次呼籲早餐食用乳制品;《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也曾反複強調:學齡期兒童、成人應每天飲用300g的奶或奶制品。
誤區二:乳糖不耐受=鈣質不吸收
真相:正常人與乳糖不耐受者的鈣吸收率幾近相同
許多乳糖不耐受者認為自己喝完牛奶就拉肚子,牛奶中鈣質沒吸收多少,全流失了。
這點可以放心,有研究顯示:胃腸道不适反應并不影響乳鈣的吸收,飲用相同容量的乳制品,正常人與乳糖不耐受者的鈣吸收率幾近相同。
誤區三:乳糖不耐受=對牛奶過敏
真相:乳糖不耐受≠對牛奶過敏
喝牛奶出現的消化不良症狀,并非都是缺少乳糖酶導緻的,也有可能是腸道對牛奶中的A1蛋白産生了炎症反應。科學家研究發現,牛奶中的A1蛋白被分解時會産生特殊物質β-酪啡肽,該物質可能導緻腹瀉、腹痛等腸道炎症。
誤區四:乳糖不耐受人一點乳糖都不能吃
真相:不一定,需依據乳糖不耐受的類型而定
乳糖不耐受的原因可細分為: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因常染色體隐性遺傳疾病所緻,自出生起乳糖酶活性便較低,需要終身避免攝入含乳糖的食物。
發育性乳糖酶缺乏。多發于早産兒,因錯過乳糖酶發育的最佳時期,導緻乳糖酶活性較低,但随着年齡增長和腸道發育,乳糖酶活性會逐漸增強,可以攝入一定量的乳制品。
繼發性乳糖酶缺乏。因感染性腹瀉、藥物治療、炎症性腸病等導緻腸黏膜損傷,黏膜中乳糖酶丢失,待痊愈後可繼續分泌乳糖酶後,可少量攝入乳制品。
乳糖不耐受者的奶制品選擇
吃奶是哺乳動物的本能,作為“以食為天”的高級動物,乳糖不耐受的人怎樣才能和奶制品“握手言和”?還有選擇嗎?當然有,可選用:
A2類型的牛奶。A2蛋白和A1蛋白是“雙胞胎”,但A2蛋白在分解過程中不僅不會導緻消化不良反應,還能增強營養吸收。
舒化奶。舒化奶中的乳糖已被加入的乳糖酶分解成單糖,适合乳糖不耐受者飲用。
少量多次喝牛奶。每次喝20-50毫升牛奶,可有效降低乳糖不耐受的症狀,同時慢慢建立大腸菌群對乳糖的适應性。
酸奶、奶酪。酸奶和奶酪在發酵過程中,絕大多數乳糖已被分解,既能補充蛋白質,還不會出現不良反應。
益生菌。可以配合益生菌治療,調理腸道菌群,促進胃腸功能的修複。
小南提醒:乳鈣是吸收率較高的鈣類,寶媽們不要因為寶寶乳糖不耐受就切斷乳制品的給予,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選用特定奶粉喂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