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前幾天,父親發來一張跑步記錄截圖:6.47公裡,45分鐘。後面還加了一句話:“半年努力的結果。”
父親是一名殘疾人,但他目前很多方面已與正常人無異。
十年前,在車間工作的他遭遇了天然氣管道爆炸,全身大面積重度燒傷,在西京醫院ICU住了5個月,才從鬼門關回來。
這場意外,也讓他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隻能在醫院裡度過。
最初的一兩年,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一度拒絕進食,清醒了就告訴醫生不要救。康複治療時,治療師不小心碰掉了他的指甲,他會敏感落淚,說這是他的最後一片指甲了。
但随着時間的推移,父親慢慢從受傷的陰影裡走了出來。
為了能自己吃飯,他學着用兩根手指拿筷子,實在困難就換成勺子,最開始吃一頓飯要花一個多小時,而現在他有時候還下廚給我們炒個菜。
治療的時候,醫生說他手臂關節已經定型,無法正常屈伸,他就自己天天去拉單杠,現在提個行李箱也不是什麼問題。
去年,因為各種并發症導緻他體重暴降,他就開啟了他的健身計劃,每天六點起床跑步,最初隻能跑兩公裡,到現在能跑七公裡,還跟我約定有機會一起跑半馬。
十年前主刀第一場手術的教授說:“你父親的恢複狀态已經遠遠超出了預期。”
的确,父親現在的狀态對于家人來說簡直是驚喜。面對生活突如其來的重擊,我們曾擔心他會放棄,所幸後來他張開雙手接住了。
他不是天生的強者,但是跟生活交手的這些年,他變得越來越強。
這一路父親走得太不容易了。
那場爆炸毀了他原本帥氣的臉,再加上他是疤痕性皮膚,傷愈後的他看上去跟别人很不一樣。用他的話說,毀容後的樣子就像深山老妖,照鏡子都怕吓着自己。
他一定絕望過吧,在看到老朋友開始享受退休生活,他卻無法出門的時候;在治療條件有限,他不得不獨自忍受疼痛的時候;在好不容易鼓足勇氣走出家門,卻被路人指指點點的時候。
奇怪的外表,幾乎斷絕了他重新融入人群的機會。
但他竟然漸漸看開了:“再差還能差到哪呢?”他學着接納這種變化,不再糾結于别人不友善的目光。
有一年春節,我們在景區遊玩,一群小孩站着不走,指着父親嘻嘻哈哈。我當時情緒上頭,隻想痛罵他們,父親卻溫柔地對孩子們說:“來,打一架吧,看奧特曼能不能抓住怪獸。”
他用自嘲的方式澆滅了我的憤怒,也化解了尴尬的局面。
沒有社交之後,他就跟病友一起相約下象棋,在風和日麗的天氣逛公園,最近又開始在病友群分享自己的康複心得,分享如何和黃牛比賽去搶專家号。
醫院的年輕護士看到他害怕的時候,他就主動要求換其他熟悉的人來護理。
就這樣,他又有了自己新的朋友圈。
無力改變環境,就坦然接受,一條路走不通,就走另一條。父親是睿智的。
兩年前,父親覺得自己總在家待着,吃了睡,睡了吃,沒什麼價值,就想找點事做。
他想學開車,一開始找駕校報名,被拒絕了;後來又找殘疾人機構報名,又被拒絕了,因為視力不達标,而以他的情況沒辦法戴眼鏡。
盡管如此,他還是不斷地探索着自己的價值。
治療燒傷或燙傷的藥物大多費用高昂,而且使用周期長。父親發現有很多自費的病友都因為經濟問題放棄了後續治療,便把自己多餘的藥拿出來低價出售。
有一次,一對沒有經濟來源的母子過來拿藥,父親聽說孩子夜裡渾身癢得睡不着覺,就把自己開封過的藥膏,還有一些醫用紗布之類的用品全送給他們了。
這種微小的善意讓他在病友群裡的口碑越來越好,信任他的人越來越多。他的視野不再局限于過去的痛苦,而是重新走向了外界,溫暖别人的同時,也強大了自己。
現在,他每天吃飯時談論的不再是身體上的不适,更多的是今天做了什麼,有什麼收獲。
這場意外剝奪了父親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權利,但他仍在絕境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這樣的父親讓我驕傲。
沒有誰的人生一帆風順,誰也不知道生命裡的風暴什麼時候來,未來的生活裡會多出多少不可預知的事情。
我們能做的,就是對不可抗拒的遭遇坦然接納,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不遺餘力。
所有在困境中勇敢面對的人,最後都能拿回生活的主動權。
再壞的結果,不放棄總能改善一二;再大的困難,不屈不撓總會挺過難關。
沒有什麼能決定你的生活,能決定的隻有你自己。
作者簡介:
牧牧。文章首發公衆号:貓姐能量圈(tqq1214c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