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現在許多朋友注重養生,熱愛健身,除了常見的太極拳、廣場舞、健身操外,鳄魚爬、抖空竹、健腹輪、倒立、單杠雙臂回環等新花樣層出不窮,讓大家産生濃厚健身興趣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如果運動不當,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如何選擇正确的健身方式?
伴随年齡越來越大,人體的肌肉量會逐漸減退,骨折摔跤的風險也在增加。老年朋友從60歲開始,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相應增加,健身時一定不要逞強、攀比,要選擇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經常“吊脖子”可以治療頸椎病嗎?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吊脖子并不等同于牽引,人體懸吊時,頸椎要承受身體90%的重量。椎管内的神經根、椎動脈、骨髓都受到擠壓。另外,頸椎間的韌帶會被徹底拉開,有可能造成脫位、骨折,對人體危害非常大。
一定要吃飽了再出去晨練?
心血管病患者,一定不要飽餐以後活動,此時血容量大部分供應到胃裡,心髒相對缺血。糖尿病患者不能餓着運動,會誘發低血糖。對于老年人來說,運動時不要過飽,也不能空腹。胃裡要有一定的流質,補充一點鹽或糖。

晨練後喜歡睡個回籠覺,對健康有益嗎?
晨練後人體心髒泵血加速,血液循環加速,如果此時迅速進入睡眠狀态,也就是讓身體從運動狀态迅速轉為相對靜止狀态,靜脈血管失去律動,血液滞留在下肢靜脈血管,回心血量減少,這種情況下會對心肺功能産生影響。
所以每次運動前應該先熱身,運動完之後要及時拉伸,讓肌肉中的乳酸排出,恢複到平靜的狀态,然後再進入睡眠狀态。
膝關節越痛越要多走?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膝關節越疼越要鍛煉肌肉,募集更多肌肉來保護膝關節。出現膝蓋疼痛的原因是骨性關節炎,膝關節表面的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改變,露出軟骨下骨,表面的神經纖維末梢摩擦時産生疼痛。骨性關節炎患者要避免爬山、爬樓梯的活動,靠牆靜蹲等運動有利于肌肉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