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jtomrewia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今日立冬丨迎寒而立,相擁冬陽
發布日期:2022-11-07 08:40       作者:魯南制藥集團       浏覽:1.6萬

0096.png


北風潛入悄無聲

未品濃秋已立冬


立冬是冬季第一個節氣

“冬”有終了和萬物收藏的意思

葉落,風起,漸生寒意

秋去,冬來,又是一季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天地愈漸寒冷,水面便開始逐漸凝結,河面變得越來越純淨安甯。


二候:地始凍

土地凝結寒氣,但未至龜裂。立冬之後五日,地始凍。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雉指野雞,蜃為大蛤。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與野雞的線條及顔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如何養生?


1、溫補為主 不盲補


冬季,我們要适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羊肉、牛肉、雞肉、蝦、鴿、鹌鹑、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産熱量多,禦寒效果最好。


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适應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髒、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2、斂藏陽氣 潛藏腎氣


順應自然界閉藏的規律收斂陽氣,是此時養生的基礎。若出現手足冰涼、怕冷、腰酸,很可能是陽虛在“使壞”,應早睡晚起,以養陽氣、固陰精,老人最好在太陽升起後起床。


人體腎氣随着天氣轉寒而變得旺盛,立冬後應注意補益腎氣。飲食上講究清補,多吃溫潤的食物,如雞、鴨、魚類、核桃、黑木耳等,配以甘潤生津的果蔬,如梨、冬棗、柑橘等。“鹹”入腎,也可适量吃些鹹味食品,如海帶、紫菜、海蜇等。


3、注意保暖 防心血管疾病


立冬之後,氣溫驟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護好頭部、手部、腳部;外出時戴手套、帽子、圍巾,穿大衣;睡前用熱水泡泡腳;刮大風時最好不要迎風行走。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冬季比夏季更難将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内。因此,最好在入冬時做個血壓監測,根據情況調整用藥量。


4、适當鍛煉 激發身體潛能


冬季養生,不能因為天氣寒冷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也要适當感受天氣間的寒涼之氣,走出室外,激發身體潛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冬季鍛煉,晨練時間可以适當推遲,“見太陽才運動”。戶外活動應選擇在上午9點半以後到下午4點之前進行最為适宜。要防止運動過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體微熱為度。适宜的運動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極、敲打健身球等。


冬是貯藏,也是企盼 

一年裡的最後一個季節

人們都在為手頭的工作

做最後的收尾

企盼這一年圓滿結束

一切都能在這個冬天

達成最圓滿的結果


在這個萬物收藏的季節

迎寒而立,相擁冬陽

一起感悟四時變化

期待下一個春天

power by 4部美到令人窒息的欧美R级片 2025-11-16 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