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炎熱暑季,是疱疹性咽峽炎的高發季節,家長朋友們可要提高警惕了,小朋友高熱發燒,不愛吃飯,流口水,很可能是這個原因,下面跟随小南一起來了解下疱疹性咽峽炎吧!
01 什麼是疱疹性咽峽炎? 疱疹性咽峽炎是以咽峽黏膜處出現疱疹為主要表現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屬腸道病毒感染,主要病原體為柯薩奇病毒A型和腸道病毒71型。 疱疹性咽峽炎發病率高,四季均可發病,春夏季為主。具傳染性,托幼機構、早教機構、社區等易感人群較為集中的場所易發生聚集性病例。多見于6歲以下學齡前兒童。 02 疱疹性咽峽炎的傳播途徑 疱疹性咽峽炎屬腸道病毒感染,腸道病毒可經胃腸道(糞-口途徑)傳播,也可經呼吸道傳播,亦可因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傳播,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03 疱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的區别 疱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都屬于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自限性疾病,但兩者的具體發病部位和嚴重程度不同。 手足口病:多為中度發熱,也有部分患者不發熱;在口腔、手足臀通常有疱疹;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心肌炎、肺水腫、肺出血、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症,嚴重可危及生命。 疱疹性咽峽炎:突然發熱可持續高熱或反複高熱,隻在咽峽部位出現疱疹,單純疱疹性咽峽炎極少出現并發症,幾乎不會出現重症危及生命。主要病程表現如下: 潛伏期3-5天:患者無任何症狀,但體内病毒大量複制 驅期1-2天:突然高燒38-40度,可伴有眼紅、食欲不振等症狀 水疱期2-3天:高燒、上颚粘膜出現水疱 潰瘍期:低燒或退燒,因潰瘍疼痛緻出現流口水、拒食等症狀。 04 如何護理疱疹性咽峽炎的患兒? 1.勤測體溫 注意患兒體溫變化,防止高熱驚厥。患兒體溫超過39℃時,應服用退燒藥,或通過冷濕敷法、溫水擦浴法進行降溫,不要亂用抗生素。 2.多喝涼水 熱水會加劇患兒口腔疼痛,鼓勵多喝涼水,可多次少量喝水。 3.清淡飲食 患病期間注意休息,多吃新鮮蔬菜及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食物,味道要清淡,溫度偏涼一點。 4.避免外出 患病期間盡量避免外出,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潔與空氣流通,且暫不與其他兒童接觸。 5.密切關注 密切關注患兒的精神狀态,若出現症狀加重應及時就醫。 05 如何預防疱疹性咽峽炎? 1.勤消毒清潔 寶寶的餐具、奶瓶、玩具被褥等接觸的物品,可定期消毒。 2.開窗通風、勤洗手很重要 勤洗手,注意進食衛生,不嚼食喂孩子,在室内多開窗戶,保持室内空氣流通,适當的時候讓孩子參與戶外健康活動。 3.多孩子家庭要注意隔離 盡量不與已經感染的孩子接觸,就算痊愈後也要做好衛生。 4.人流量大的區域盡量不去 避免帶孩子去衛生條件比較差的場所,病發的第一周傳染性最強,攜帶着病毒,随時成為傳染源,導緻其他孩子感染。 最後提醒:凡出現發熱、感冒或呼吸道症狀,或發現手足口疱疹皮疹病兒,應速去醫院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