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換季雨水多,末伏潮濕又悶熱,很多朋友開始渾身沒力氣,舌苔厚重沒胃口,去看了中醫,中醫診斷為“濕氣重”,經常會聽到這個詞,到底是什麼症狀?應該如何解決呢?
什麼是“濕氣”? “濕氣”其實是中醫概念中“六氣”的一種。“六氣”是指影響身體健康的六種因素:陰、陽、風、寒、暑、濕。“六氣”原本是自然界中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在正常情況下,“六氣”一般不會導緻發病。但如果,此六種因素在身體内外太過或者不及,則會被稱為“六淫”,能導緻身體發病。“六淫”,也就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的合稱。 中醫認為,“濕”為“六淫邪氣”之一,其性粘滞、易傷陽氣,其病纏綿難愈。而濕氣又分為内濕和外濕。外濕多因居住環境潮濕、涉水淋雨、季節溫熱等外來的濕氣侵襲人體所緻,而内濕則是由于脾失健運、肺失宣降、腎失溫煦,導緻水濕内生。 那麼如何判斷是否有“濕氣重”的情況呢? 1、濕為陰邪,易阻滞氣機,損傷陽氣,所以濕氣過重的人群會經常感到疲憊,腦袋昏昏沉沉。濕性重濁,所以,四肢經常感到沉重,沒有力氣,比較懶散。 2、濕性粘滞,濕邪較重的人具有粘膩、停滞的症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舌苔變厚,通常情況下分為黃色和白色兩種,黃色考慮濕熱,白色考慮濕寒;濕滞大腸,大便粘膩,難以用手紙擦幹淨,馬桶不易沖幹淨等。另外,濕氣過重也可能會引起腹瀉。 3、舌苔容易反應脾的狀況,濕氣除了讓舌苔變厚以外,還會讓舌頭腫脹,從而頂住牙齒,所以舌頭邊緣會産生鋸齒形狀的痕迹。 如何祛除濕氣? 1、飲食祛濕 可以選擇一些祛濕的飲品,比如菊花山楂茶、淡竹葉茶等。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煲湯的方式祛濕,南方氣候潮濕,容易濕邪入體,南方人喜愛煲湯,也有祛濕的因素。祛濕的食材主要有:薏仁、苦瓜、紅豆、冬瓜等。 2、外部祛濕 很多人享受刮痧、拔罐、泥灸、熏艾草等項目,感覺非常放松,其實這些活動也具有祛濕邪的功效,可以定期嘗試。 3、加強鍛煉 鍛煉能夠發汗,加快體内的水分代謝,幫助祛除濕氣。可以選擇慢跑、健步等緩和的有氧運動。 4、減少濕氣入侵 不要長期待在濕氣重的地方,室内盡量開窗通風。洗完澡、洗完頭要立刻擦幹,減少濕氣入侵的機會。

趁着秋天的到來,把除濕的養生計劃提上日程,打起精神,工作、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