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尿酸作為體檢的常規項目,很多人在拿到化驗結果時,尿酸一欄常常會有一個“↑”符号。《2021中國高尿酸及痛風趨勢白皮書》顯示,近年來我國高尿酸血症呈明顯上升和年輕化趨勢。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出現高尿酸?日常飲食需要注意哪些?今天小南帶大家一探究竟!
關于尿酸
尿酸是一種含有碳、氮、氧、氫的雜環化合物。尿酸高是人體内有一種叫做嘌呤的物質因代謝發生紊亂,緻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種代謝性疾病。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尿酸生成與排洩是平衡的,如果體内産生過多來不及排洩或者尿酸排洩機制退化,則體内尿酸潴留過多,當血液尿酸濃度大于7毫克/分升,使人體體液變酸,影響人體細胞的正常功能,長期置之不理将會引發痛風。
另外腎髒疾病、痛風、血液病、高血壓、肥胖、糖尿病、鉛中毒等都會引起尿酸增高。
尿酸高的症狀有哪些?
1、無症狀期。從血尿酸增高至出現症狀的時間可長達數年,有些甚至終生不出現症狀。
2、急性關節炎期。初為單側關節炎,偶有雙側或先後發作,以趾關節為多見,其次為踝、手、腕、膝、肘及足部其他關節,出現紅、腫、熱、痛和活動受限等情況。
3、慢性關節炎期。表現為多關節受累,發作較頻繁,緩解期短,疼痛加劇,可出現痛風石、關節畸形或活動受限。

4、腎髒病變。出現腎間質性炎症和腎血管損害導緻腎功能不全。可有高血壓、間歇蛋白尿、尿比重降低、血尿素氮及肌酸升高等。
5、孕婦尿酸高常出現腳趾和手關節疼痛等症狀。
雖大部分高尿酸血症沒有症狀,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發展為痛風,卻會無形中損傷多個髒器,增加其他疾病的風險。
以下人群應定期監測血尿酸濃度:
1、有高尿酸血症、痛風家族史的人;
2、長期大量飲酒、長期攝入較多高嘌呤食物者;
3、男性;
4、超重或肥胖者;
5、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多發性腎結石患者;
6、原因未明的關節炎,尤其是中年以上者;
7、60歲以上的人群。
如何“控”尿酸?
1、限制高嘌呤食物
要多喝水,頻繁地喝水能促進尿酸的排洩,少量多次的溫水為宜,不能喝冷飲或者濃茶。
要減少高嘌呤食物,比如動物内髒、海鮮、高湯類、香菇、紫菜等食物。
高糖類食物或者飲品也要少吃少喝。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特别是根莖類蔬菜,比如蓮藕、菱白、芋頭等。
可以适當多喝點牛奶或者适當多吃點雞蛋白。
主食可以多吃點粗糧食品。
若在痛風發作的急性期,最好連肉類都要少吃。

2、限制煙酒
尤其是酒精。酒精在體内轉變成乙酸,可以抑制尿酸在腎髒的排洩,所以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患者,盡量不要飲酒。
3、控制飲食總熱量
營養過剩是高尿酸血症的發病因素之一,需要降低膳食能量,加強體育鍛煉,維持合适的體重。
4、防治相關疾病
尿酸高的人要積極控制高血脂症、高血壓、高血糖、慢性腎病、冠心病等影響因素。就醫時告知醫生病情,醫生會在處方中避免使用會令血尿酸升高的藥物。
5、多做有氧運動
推薦散步、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還可以多做些伸展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