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pkkmodpy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鼻咽幹燥、眼睛幹澀...預防“秋燥”,這些食物你吃對了嗎?
發布日期:2023-10-18 09:26       作者:魯南制藥集團       浏覽:1.4萬


近一段時間,不少人發現身體變得有點“幹”:鼻咽幹燥、眼睛幹澀、皮膚幹癢……中醫專家提醒:這些是秋燥的典型症狀,“燥是無形之邪”,秋季燥邪容易侵犯人體,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入秋後,燥邪盛


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季主氣,這時暑熱退,雨水少,天氣清涼肅殺,燥氣強盛,使草木枯黃凋落,萬物歸于收藏。燥氣太過,傷人緻病,則為燥邪。


燥邪對身體有哪些傷害?


640 (8).png


燥邪的緻病特點:燥勝則幹,燥易傷肺。燥邪導緻的症狀,通常先表現在呼吸道和皮膚上,若燥邪進一步深入,也可能傷及髒腑。


肺燥:鼻幹、口幹、皮膚幹、咽喉幹癢。


腸燥:便秘、大便硬結。


胃陰不足:胃部隐痛、幹嘔、呃逆、饑不欲食。


肝陰不足:眼睛幹或痛、兩脅痛、失眠、頭暈頭痛、血壓高。


心陰不足:睡眠障礙、多夢、心神不甯,甚至胸痛心悸。


腎陰不足:腰膝酸軟、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尿黃尿少。


醫生提醒:在早期出現口鼻幹燥等肺陰不足的症狀時,最好及時滋陰潤燥,采取調養措施,防止進一步加重。


哪些人更容易受燥邪影響?


640 (6).png


•陰虛、有内熱的人,比如一些糖尿病、幹燥綜合征和肺結核患者。


•氣血虧虛的人,氣虛則無力推動氣血津液運行,秋天燥熱時會多汗,涼時會倍感幹燥。


哪些行為會加重秋燥?


640 (5).png


•鍛煉不當,過多出汗。秋天人體處在收斂内養階段,運動不宜強度太大和出汗太多,否則可能耗氣傷津。


•時機不對,過早溫補。秋天應以平補為主,若過早溫補,一方面可能會損傷脾胃,另一方面可能會助熱傷津。


此外,熬夜、經常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良情緒等,都可能加重秋燥。


多喝水可以防止秋燥嗎?


要緩解秋燥,光喝水是不管用的。水進入人體,需要脾胃對其消化吸收、布散轉輸,才能上歸于肺。如果脾陽不足,水不能轉化成人體的津液,還會加重負擔。


秋季潤燥是養生的關鍵


640 (3).png


應對秋燥,可通過食療的方法來調理身體。針對不同的症狀,選取不同的食物滋陰潤燥。


肺燥:北沙參、麥冬、白蘿蔔、銀耳。


腸燥:黑芝麻、蜂蜜。


640 (3).png


心陰不足:百合、蓮子。


胃陰不足:石斛、山藥、蓮藕。


滋補肝腎的食材:黃精、枸杞、桑葚。


640 (2).png


用秋梨膏潤燥,不是人人都适合


640 (1).png


秋梨膏和冰糖雪梨水的作用:滋陰潤肺、化痰止咳。可以用于陰虛燥熱導緻的咽幹、咽痛、咳嗽等。


•适用于溫燥,不适合涼燥。


•溫燥和涼燥都是燥邪緻病,共同特點如:幹咳少痰、口鼻幹、咽幹等,主要區别是:溫燥有咽痛、痰黃或有血絲、口渴明顯等熱邪表現。涼燥有怕冷、流清鼻涕、痰白稀、口渴不嚴重等風寒表現。


•風寒感冒以及内傷引起的咳嗽不适合食用。


預防秋燥日常要注意



640.png


•少吃辛辣、肥膩食物,戒煙限酒。


•情緒舒暢,不要熬夜。


power by 亚洲欧洲中文日 2025-11-19 07: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