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嚴寒冬日,天氣又幹又冷,暖氣、空調一開,鼻子幹到流鼻血,嗓子也幹澀疼痛。這是不是中醫說的“上火”呢?冬季上火應該怎麼辦? 什麼是“上火”? “上火”是民間的俗語,又稱為“熱氣”,屬于中醫的範疇。從中醫的角度來講,人體陰陽失衡,内火旺盛,就會導緻“上火”。“火”用來形容身體内某些熱性的症狀,而人體内火向上,火邪緻病也常常表現在人體的上部,“上火”由此得名。 為什麼冬天容易“上火”? 1、外感火熱之邪。冬季風幹物燥,外界環境容易形成“燥邪”,與此同時,室内過于幹燥、溫暖的取暖方式也是“上火”的誘因之一。 2、寒邪入裡化熱。人們在冬天容易受涼,而内熱重的人受涼後容易出現“寒包火”的情況,形成外寒内熱的症狀,如怕冷、發燒、口幹、黃痰、嗓子疼、便秘等。 不同器官“上火”的症狀分别是什麼? 1、肺火 幹咳、痰中帶血、鼻腔内部疼痛、鼻涕帶血絲、流鼻血、咽痛、聲音沙啞等。 虛火:咳嗽、食欲下降、大便幹結、便秘、腹脹、舌紅、舌體少等; 實火:口苦、口幹、舌苔黃膩等。 情緒易怒、眼睛幹澀、身體悶熱、入睡困難、口幹、口臭、頭暈等。 4、腎火 頭暈、耳鳴、脫發、腰酸背痛、牙齒松動、睡眠不安等。 如何預防冬季“上火”? 1、飲食清淡 2、補充水分 3、保證充足的睡眠 順應晝短夜長的自然規律,冬天應該适當增加睡眠時長。切記熬夜,熬夜很容使人體機能紊亂,影響肝髒毒素的排除,從而引發肝火、膽火等。 4、保持适宜的室内環境 使用暖氣、空調的室内要經常開窗通風、拖地、開加濕器,以免因為環境過于幹燥而引發“上火”。
3、大量食用熱性食物。人們在冬天往往更有食欲,容易食用過多高油高鹽的食品。除此之外,冬天還是吃火鍋的季節,羊肉、牛肉、辣椒等食品也容易在人體内積久化熱,導緻“上火”。
2、胃火
3、肝火
涼性、味苦的食物有助于降火,但冬季天寒,為了防止寒氣入體,不能食用過于寒涼的食物。冬天想要降火,可以吃苦瓜、海帶、紫菜、章魚、綠豆、冬筍、蓮藕、雪梨、哈密瓜、桑葚、柚子等食物。飲品可以選擇苦丁茶、金銀花等。
冬季出汗少,很多人會忘記喝水,從而加重“上火”症狀。冬季不僅要保持飲水的充足,還要避免喝涼水。不愛喝水的朋友可以試着用養生湯、養胃粥等形式補充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