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俗話說的好,“三月一碗湯,不用醫生幫”,漸暖的天氣宣告着春天的到來,春季養生也提上日程。春季飲食宜清淡,餐桌上難免多增加些湯湯水水,既能滋補身體,還能滋養脾胃,潤燥去火。但是對于煲湯時的這一個操作,大家的看法卻大相徑庭。

煲湯時的泡沫是撇還是留?先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再來炖湯!
煲湯時的泡沫是怎麼産生的?
生活中,我們在很多地方都見到過泡沫,比如洗衣服的時候有肥皂泡泡,沖茶泡咖啡的時候有,煮肉炖湯的時候也有泡沫,這些泡沫是怎麼産生的?

通常純液體不會産生泡沫,但如果液體中有表面活性劑,再加以攪拌時,空氣會趁機進入液體,這樣就形成了泡沫。那表面活性劑又是什麼?
表面活性劑是一種能夠降低液體表面張力(液體産生的使表面盡可能縮小的力,也就是液體收縮力)的化合物,它是一種“兩親”分子,能和水、油融合,比如肥皂裡的皂苷,肉湯裡的蛋白質等,都屬于表面活性劑。在炖湯時,肉湯裡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在煮的過程中會被溶解,肉湯表面的張力就會縮小,産生泡沫。
泡沫要不要撇?
煲湯産生的泡沫需不需要撇去,得分情況。
為了改善口感,很多人在做飯時候都會先把骨頭、肉類焯個水,此時會産生很多紅灰色的泡沫,這時的泡沫主要源自肉中殘留的血水和其他雜質,沒啥營養也影響口感,建議撇掉。
開始真正的炖煮時,湯裡還會出現泡沫,不過此時的泡沫量較少,顔色較白,看起來幹淨很多,這是肉中的蛋白質和脂肪被煮了出來,此時的泡沫可以保留。
這些泡沫可以留:
泡茶時産生泡沫:這種物質叫做茶皂素,它可能具有抗菌作用,并能抑制脂肪的吸收,因此這裡的泡沫可以保留。
榨果蔬汁時的泡沫:其實是果蔬汁中的營養成分,雖影響顔值,但不影響健康。
煮粥或煮面的泡沫:大米和面粉中都含有蛋白質,煮的過程中會溶到水中,它們會把空氣包起來,從而形成泡沫,可以保留。
這些泡沫要注意:
打豆漿時産生的泡沫:主要由其中的皂苷産生。皂苷會讓豆漿在加熱到80-90℃時産生大量泡沫,看起來像煮沸了,實際卻還沒有徹底煮熟。如果喝了這種豆漿,所含的皂甙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導緻消化不良;攝入過多時,還易導緻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所以煮豆漿時産生了泡沫,應該再繼續煮至泡沫完全消失,豆漿沒有了豆腥味才是完全煮熟。

打開碳酸飲料時産生的泡沫:其實就是二氧化碳,喝過多的二氧化碳會刺激胃黏膜,影響腸胃的正常消化功能,所以打開時不要貪圖一時爽快,等泡沫消一消再喝。
春季護肝湯
這次知道煮湯時的泡沫要撇還是留了吧?最後,貼心的小南再來給你一劑食補方,快去炖湯試試吧!
荠菜豬肝湯

荠菜被稱為“護生草、淨腸草”,有疏肝養肝的功效,配合補血的豬肝,最适合春季護肝食用。
食材:豬肝100克 荠菜100克 枸杞子20克 生姜4片
做法:荠菜事先焯水,豬肝切片用鹽腌制後挂水澱粉。先下荠菜、枸杞等食材,最後放豬肝稍加焯燙成熟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