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天多了不少小黑蟲子,且他們似乎特别喜歡黃色,帽子、衣服、書包上經常出現他們的身影。這種蟲子其實叫榕管薊馬。除了它之外,像是蚜蟲、小綠葉蟬、白粉虱、煙粉虱、斑潛蠅、黃曲條跳甲等多種害蟲都喜歡黃色!
為什麼黃色容易招蟲子?
其實這是源于昆蟲的趨性,簡單來說就是昆蟲會朝着吸引它的環境方向飛,比如喜歡溫度就具有趨溫性,喜歡光線即具有趨光性,喜歡化學物質即具有趨化性。
其中有不少蚊蟲都對特定的顔色有趨性,多種害蟲都喜歡黃色,具有很明顯的趨黃性,而榕管薊馬喜歡飛到黃色衣服上就是這個原因。
榕管薊馬會造成威脅嗎?
雖說榕管薊馬一般不會咬人,對人無危害,但因為它會分泌的酸性物質,少部分市民可能會對此過敏,出現瘙癢症狀。如果感覺到癢,隻需把薊馬趕走,仔細清洗一下皮膚,塗上風油精或者潤膚露就行了。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飛蟲一旦入眼,千萬别随便揉!因為它的蟲腳帶有倒鈎,容易導緻眼球結膜水腫、角膜上皮脫落,可用眼淚沖洗或多眨眼來緩解。
春天還要小心這些蟲類
01、蜜蜂
在觀賞春花時,蜜蜂特别多。人遭遇蜜蜂蜇刺後,傷處會有疼痛、紅腫、麻木等症狀,一般情況下,數小時後便可自愈。但也有少數人會伴有全身中毒症狀,傷處會出現水疱,輕者數小時之後消失,重者甚至兩天後才能消失。
被蜇傷怎麼辦?
一旦蜇傷,應立即挑除尾刺,切記不可擠壓傷口以免毒液擴散。若被胡蜂蜇傷,其毒液為堿性,傷口可用食醋等弱酸性物質沖洗,并及時到醫院就診。
怎麼防?
避免在蜂巢附近活動,适當塗抹防治蚊蟲叮咬類的藥水等。一旦遭遇蜂群攻擊,不要四處亂跑,應就地蹲下,用衣物遮擋頭和身體其他裸露部位,等待蜂群攻擊平息後再離開。
02、恙蟲
這種蟲子經常出現在田地和草叢等地,下雨後潮濕出沒更頻繁。

它體型很小(不到1mm),不仔細看很難發現。人被咬後會發高熱,皮膚出現焦痂,伴随四肢麻痹、惡心嗜睡等症狀,嚴重者會多器官功能衰竭緻死。
被咬了要怎麼處理?
如果野外活動後,發現不明原因高燒,就要認真檢查身上是否有蟲子叮咬後的焦痂,特别是在一些隐蔽的部位如會陰部、腋窩、腹股溝等,要警惕是否患上恙蟲病,并及早就醫。
怎麼防?
野外活動時穿着長衣長褲,束緊袖領及褲腳口,并在袖口、領口、皮膚外露部位塗擦驅蟲藥水。雨後初晴的幾天,最好不要到草地上坐。要及時拍打、更換衣物,并單獨放置、清洗,及時洗澡。兒童在外也應紮緊袖口及褲腿,同時減少在草地上坐卧、玩耍,避免恙螨幼蟲的叮咬。
03、蜱蟲
這種蟲子喜歡寄生在動物身上,所以往往會攜帶一些病原微生物、傳播多種疾病。
人被蜱蟲叮咬吸血後,可能引發發熱、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症狀,甚至導緻死亡。而且因為蜱蟲會分泌麻醉物質,人不痛不癢,難以察覺。
被咬了要怎麼處理?
發現被蜱蟲叮咬,不要硬拽,不要拍打,不要捏爆,不要用火烤!
先用鑷子垂直向上輕輕拔出,防止蜱蟲頭部留在皮膚裡面,并用酒精消毒;處理完蜱蟲後還要随時觀察身體狀況,如果身體不适一定要及時就醫。
怎麼防?
預防蜱蟲叮咬,應盡量避免在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卧;如果爬山外出,盡量穿長袖衣服,長褲,不要穿涼鞋哦!
04、隐翅蟲
隐翅蟲又叫“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有趨光性,入室後喜歡在燈下等發光處飛行。

它體外沒有毒腺,通常不咬人,爬到皮膚表面沒什麼傷害。但體内有毒液,如果拍打或者捏爆它,它體内的毒液會流到人皮膚上,導緻皮膚出現紅腫、刺痛、瘙癢等炎症反應。
被咬了要怎麼處理?
如果發現隐翅蟲爬在皮膚上,不要拍或捏,而是要輕輕地把它吹走、彈走;如果皮膚接觸到了隐翅蟲毒液,應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并塗抹爐甘石洗劑;若病情嚴重,應當及時去醫院就診。
怎麼防?
打掃幹淨室内外衛生,防止蚊蟲滋生,同時要關好紗窗。防止毒蟲入侵。
夜晚關燈睡覺,睡覺前檢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蟲,以免無意壓死它而接觸到毒素。
盡量采取各種驅蚊措施,睡覺時放好蚊帳,擦好花露水。
天氣轉熱昆蟲開始活躍,近期出遊踏青的人也比較多,大家千萬要小心!記得提醒身邊的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