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01
去年秋天,公司業務量驟增,我手上接的項目遠遠多于之前。原本工作就繁重,還有同事讓我背黑鍋。
本來會上項目負責人安排這個同事負責的工作内容,臨近項目交稿的時候,她非說根據公司職責劃分,那不是她的業務範圍,反而是我的任務。
項目負責人把我叫過去,和稀泥地說:“我也知道這不是你的問題,但既然出了狀況,我們不要講客觀原因,要解決問題,既然你更了解,那你加班盡快處理一下這個問題,别耽誤事兒。”
聽到這話,我整個人都懵了。
我着實想不通,明明當時會議上這個同事同意了項目負責人的安排,答應得非常爽快,我也再三和項目負責人确認過工作安排,怎麼最後又成了我的責任?
我強迫自己坐在座位上完成任務,卻怎麼也進入不了工作狀态,想憋住不哭,結果眼淚很快就不争氣地流了下來。
既然不是我的錯誤,為什麼要我來買單?我越想越生氣。而眼下還要在短時間内完成收尾工作,更讓我焦慮無比。我被負面情緒裹挾着,完全無心工作。
實在扛不住了,我才鼓起勇氣向領導彙報了事情的經過。領導說他來處理,告訴我放輕松,别在這種事情上消耗自己。
經過領導與項目負責人溝通,相關工作由會上安排的那個同事繼續負責,不用我收拾爛攤子。知道結果後,我整個人才從郁悶中緩了過來。
經曆了這件事,我這才明白,人不能一味地陷在情緒裡。過于沉溺于負面情緒,會讓人忽略事情的其它可能,從而不斷地在小事上消耗自己。
我們無法控制每件事情都像我們所期待的那樣發生。隻有守住自己的能量,才能在遇到問題時擁有還手之力。
02
認識一個同事大哥,他每天都神采奕奕,像個不知疲憊的永動機。
他平時下班後先鍛煉2小時,然後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或者看書考證。跟着他做事的人一邊苦不堪言,一邊又佩服他精力旺盛。
我很好奇他是如何在繁忙工作之餘,還能保持滿滿的能量,他難道感覺不到累嗎?
他告訴我說:做事的時候,不糾結過程,不胡思亂想,你的精力就會很充沛。
的确。我自己就是一個鮮活的反例。做事前總是會想很多,遇到事情老是抱怨,這些想法總讓我精疲力盡,又不能解決問題。
我曾經一度懷疑那些在高壓狀态下還能吃能睡的人,是不是他們天賦異禀。後來才發現,他們也是普通人,隻是他們不内耗。
我用來抱怨的能量,他們用來精進自己的本事,不但提高他們的能力阈值,更是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在《了不起的我》這本書中看過心理學家卡倫·霍妮打的一個經典比喻:我們想要讓車運行,卻一隻腳踩着油門,另一隻腳踩着刹車,能量和動力就在這樣的空轉聲中痛苦地消耗着。
每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把能量用來抵抗負面情緒,自然沒精力做正事;把注意力歸還給自己,每件事有每件事的歡喜。
懂得守好自己能量的人,才能活出快意人生。
03
有些時候,我們感到生活很累,并不是因為事情本身有多嚴重,而是我們在小事上消耗了太多的能量,能量消耗讓我們感到疲憊。
我們總是在自己的想法中跟自己打架,卻忽略了怎樣才能從根本上改善現狀。出了問題,隻會責怪自己沒用,不會想辦法解決。把本該用來做事的能量,都消耗在負面情緒上。
比如面對不喜歡的工作,隻會滿腹牢騷,卻不學習新技能或重新找工作;遇到一些小挫折,隻會不停放大痛苦,從此一蹶不振;面臨未知的挑戰,隻會給自己預設很多困難,不敢邁出行動的第一步……
我們總是習慣在不情願的事情上妥協,在不喜歡的環境中掙紮,寶貴的精力被我們用來對抗内心的不情願……
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生活也是如此。凡事不要想太多,以免事情還未開始,能量就不足了。
減少内耗,多練本事。就像開車一樣,相同的油量,油耗越低,才能跑得越遠。
守住能量,就守住了生活的方向。一時不如意又如何,你總會撕開一道口子,迎接照亮你的光。
作者簡介:
莊莊。文章首發微信公衆号:貓姐能量圈(tqq1214c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