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近年來,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相關調查報告顯示,情緒問題成為影響大衆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其中抑郁、焦慮是最凸顯的兩類情緒問題。
持續情緒低落要引起重視

情緒問題包括焦慮、抑郁、憤怒、緊張、消沉、憂慮、苦惱等,通常情況下,這是人們面對外界壓力時的自然反應,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變化,通過調節能夠較快消失。
如果心情持續低落難以緩解,要警惕焦慮抑郁症等疾病發生的可能,不及時幹預,病情可能加重,需引起重視。
出現以下情況請警惕,必要時需及時就醫:

•抑郁情緒持續兩周以上不緩解,且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同時有“2+2”症狀表現,即同時存在兩個核心症狀和兩個一般症狀:
核心症狀:缺乏興趣,沒有愉悅感、非常疲乏。一般症狀:睡眠改變、注意力不集中、自卑自責,體重改變、悲觀厭世甚至有輕生想法。
中醫怎麼看待焦慮抑郁

中醫認為,焦慮抑郁症的發病與情志不遂、五髒失調有關,其病因主要有心氣不足、脾胃失調、肝郁氣滞、痰濕阻滞、腎精虧虛等。
•心氣不足:中醫認為,抑郁症往往與心氣不足有關。心氣不足可導緻心神失守、情緒低落、思慮過度等症狀,進而發展為抑郁情緒。
•脾胃失調:脾胃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脾胃失調會使體内氣血運行不暢,導緻氣滞血瘀等問題。脾胃失調與抑郁症之間存在關聯。

•肝郁氣滞:長期肝郁氣滞可能導緻情緒低落、煩躁等症狀。
•痰濕阻滞:體内濕氣或痰濕的堆積都會導緻氣滞血瘀和心氣不順暢,從而産生精神抑郁的症狀。
•腎精虧虛: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充足與否與人的精神活力和情緒穩定有關,腎精虧虛可能導緻情緒低落、疲勞等症狀。
日常解壓小方法
•叩百會穴。百會穴位于兩個耳朵尖連線到頭頂的正中點,手輕叩百會穴有安神的作用。如果睡眠不好,可同時叩四神聰,四神聰位于距離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的位置,共4穴。

•艾灸或按摩神門穴、湧泉穴,有助于補腎解郁、安神助眠。

•每天盡可能到室外曬太陽30分鐘到1小時左右,注意避開紫外線最強的時間段,可根據四季變化來調整時間。
•到大自然綠色的環境中散步,放松心情,幫助我們恢複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運動是很好的緩解焦慮、抑郁的方法。年輕人可以選擇騎自行車、踢足球、打籃球等運動,中老年人可以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等。
•當我們全身心沉浸在品嘗一種美味、聆聽一種悅耳的聲音、觸摸一件物體,看一些美麗的風景圖片,從目前的情緒中抽離,會得到暫時的放松。
•代茶飲:陳皮薄荷水,即用開水沖泡少許陳皮薄荷,有疏肝解郁、化痰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