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冷空氣突襲,今年的暖氣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當我們迫不及待地沉浸在“溫暖如春”的室内時,殊不知,鼻子幹燥、喉嚨發癢、皮膚緊繃、昏昏欲睡……這些被稱為“暖氣病”的健康小麻煩可能正悄悄找上門。
暖氣正在“偷走”你身體的水分
供暖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濕度驟降,這種“掠奪性”的幹燥環境,是我們健康的頭号對手:
呼吸道變“脆”:
幹燥的空氣會帶走鼻腔和咽喉黏膜的水分,削弱了這道天然防線的防禦能力。這不僅會讓你感到口幹舌燥,還更容易被感冒病毒趁虛而入,甚至引發鼻出血。
皮膚開啟“沙漠模式”:
身體最大的器官——皮膚,在暖氣房裡會大量失水,導緻緊繃、瘙癢、脫屑,對于敏感人群,還可能誘發或加重濕疹。

【補水行動指南】
環境加濕是根本:趕緊把加濕器安排上!将室内濕度控制在40%-60%之間最為舒适。如果沒有加濕器,幾個小妙招也能救急:在暖氣片上搭幾條濕毛巾,或在房間裡放一盆清水。
内補水分是關鍵:請務必養成主動喝溫水的習慣,而不是等到口渴才喝。由内而外的滋潤,才是抵禦幹燥的根本。
給皮膚穿上“隐形外套”:洗完澡後趁皮膚毛孔張開,及時塗抹身體乳和護手霜,牢牢鎖住水分。
警惕“冰火兩重天”!
從溫暖的室内突然步入寒冷的室外,這瞬間的二三十度溫差,對心腦血管來說無疑是一次“猛擊”。血管會急劇收縮,導緻血壓飙升,對于中老年人和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人群,這是非常危險的時刻。
【溫差緩沖指南】
設置“溫度過渡區”:出門前,先在樓道或門廳等相對涼爽的地方站幾分鐘,給身體一個緩沖的時間,然後再全副武裝進入寒冷環境。

牢記“起床三慢”:早晨醒來,不要猛地起身。先在床上躺一分鐘,然後在床邊坐一分鐘,最後雙腿下垂坐一分鐘,給血管足夠的适應時間,避免意外發生。
給房間“透透氣”:每天選擇陽光好的時段,開窗通風15-20分鐘。這不僅能換入新鮮空氣,還能适當平衡室内外溫差,減少對身體的沖擊。
暖氣片,還是灰塵和過敏原的“加速器”?
你有沒有注意到,暖氣一開,房間裡的“味道”都變了?這是因為熱量會使積攢在暖氣片上的灰塵、螨蟲屍體、黴菌孢子等過敏原在空氣中加速流動,更容易被我們吸入。
【清潔呼吸指南】
給暖氣片“洗個澡”:供暖前或供暖中,定期用濕抹布徹底清潔暖氣片的縫隙和表面,從源頭上減少污染。
勤洗勤換家居織物:地毯、窗簾和沙發套是灰塵的“大本營”,在供暖季應更加頻繁地清洗和晾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