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dbsmwsr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寒潮和冷空氣有什麼區别?寒潮天裡3類疾病高發!預防做好2點
發布日期:2025-11-14 11:27       作者:New Media       浏覽:16.8萬

随着天氣越來越冷,寒潮和冷空氣也會紛至沓來。一場寒潮襲來,天氣大跳水,本來上周五的中午還有點小熱,這周一突然瑟瑟發抖到了零下,起床上班都需要責任和勇氣。同樣是氣溫降低,寒潮和冷空氣有什麼區别呢?



寒潮和冷空氣的區别



我國根據冷空氣強弱程度将冷空氣分為4個等級:弱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寒潮。寒潮天氣過程是一種大規模的強冷空氣活動過程,在氣象學意義上有着嚴格的門檻。


根據國家标準,使某地的日最低氣溫24小時内降溫幅度≥8℃,48小時内降溫幅度≥10℃,或72小時内降溫幅度≥12℃,而且使該地日最低氣溫≤4℃的冷空氣活動就是寒潮


寒潮側重體現降溫的幅度,并不一定出現在最冷的時候。根據近11年中央氣象台發布寒潮預警的數據,每年11月份是寒潮最多的時候,其次為12月和3月,氣溫最冷的1月和2月寒潮反而較少。


image.png


寒潮天氣可緻3類疾病增加



寒潮天氣的顯著特點是降溫幅度大,劇烈的氣溫變化會導緻一些疾病的發病增加。



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鼻炎、哮喘、肺炎、感冒等疾病在寒潮天氣下發病率會增高或症狀加重。氣溫驟降會導緻鼻咽部黏膜變得幹燥,容易産生細小破裂,病原體會在黏膜裂口内生長繁殖,再加上呼吸道受強冷空氣刺激,局部血管收縮,使黏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相應減少,給感冒等疾病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


而且低溫環境本身就是過敏原的一種,氣溫驟降,如果機體體溫調節系統難以适應,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呼吸系統疾病發病增加。


心血管疾病加重


氣溫驟降會引起人體的應激反應,導緻皮膚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小闆數增加、膽固醇和纖維蛋白原的水平增加,促進炎症反應,加劇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症狀。寒潮來臨會導緻缺血性腦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發生。


消化系統疾病增加


寒冷天氣會刺激消化道神經系統,導緻胃酸分泌增加、胃腸道血管痙攣收縮、胃十二指腸黏膜的血供降低,引起胃十二指腸黏膜抵抗力下降,消化性潰瘍發病增加。


此外,寒潮天氣下凍傷、滑倒、交通事故意外傷害等的發生也會增加。


ScreenShot_2025-11-14_151746_240.png


如何應對寒潮天氣?


做好保暖


寒潮來臨時最主要的是做好保暖,這可以降低甚至避免寒潮對健康産生危害。外出時增添衣物、戴手套、圍圍巾,可以避免氣溫驟降導緻的凍傷。戴口罩可以避免或降低寒潮對呼吸系統的刺激,降低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概率。


特殊人群注意防護


孕婦、老年人、嬰幼兒、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在寒潮天氣中更容易生病或病情加重。建議這類人群在寒潮天氣時盡量避免清晨和夜間外出活動,選擇10點到16點氣溫适宜的時間段外出。對于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來說,要規範用藥,定期複診,如果有明顯不适或監測到病情加重,應及時就醫。


power by 4部美到令人窒息的欧美R级片 2025-11-21 1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