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癌症是危害當下人們健康的一類重大疾病。一人患癌,整個家庭就會有負擔。而有些癌症卻呈現“家族性”或“家庭性”,這讓人不得不重視!一個家庭,多人患癌,其實是有原因的,至于哪一個更重要,看完就知道了。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遺傳
遺傳因素在大多數癌症發生中的作用是增加了機體發生癌症的傾向性和對緻癌因子的易感性,即所謂的遺傳易感性!家族性癌症就會表現出明顯的遺傳傾向,如乳腺癌、腸癌、胃癌等。
飲食
同是一家人,同吃一家飯。過熱、過辣、狼吞虎咽容易誘發食道癌;腌制食品(鹹菜、鹹魚等)、加工類食品(如肉幹、火腿等)和隔夜剩菜中含有的亞硝酸鹽,在胃酸環境下生成亞硝胺,容易誘發胃癌;谷類、花生、玉米、豆類受潮後易發生黴變,産生黃曲黴毒素,而黃曲黴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肝癌緻癌物。
家庭環境
如果家中有煙民或者油煙嚴重,就有可能形成肺癌家庭。而家庭所處的周圍環境以及家庭内的裝飾環境、生活作息規律等也是緻癌的重要因素。
傳染
雖然癌症不會傳染,但是誘發家庭性癌症的原因中,有一種就叫傳染!在此介紹兩種情況。

幽門螺杆菌
幽門螺杆菌的感染能夠增加患胃癌的風險,而且這一風險幾乎可以比無幽門螺杆菌感染的人高3倍。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将幽門螺杆菌(感染)列在一類緻癌物清單中。幽門螺杆菌及其代謝産物會毒害胃黏膜,導緻胃炎、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引發胃癌。
“
幽門螺杆菌可通過唾液或口腔分泌物傳播,而且傳染性很強。所以家庭的傳染概率很大,但大部分人感染幽門螺杆菌後,一般不産生症狀。當感染人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疾病的時候,一定要進行抗菌治療!
家人之間可以通過分餐、飯前便後洗手等方式預防幽門螺杆菌感染!高危人群45歲時開始做篩查。
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五型,其中甲肝、戊肝通過消化道傳播,而乙肝、丙肝、丁肝則屬于血液傳播疾病。慢性肝炎反複發作,易引起肝硬化,甚至發展成肝癌。在我國,超過85%的肝癌與乙肝感染有關,約5%的丙肝患者會發生肝癌。
目前,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途徑,比如甲肝疫苗、乙肝疫苗等。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被傳染,而高危人群宜每半年檢查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