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據說,10個人裡面就有9個胃不好的,但殊不知你以為的“胃痛”,不一定是胃出了問題,還有很多情況也會引起類似“胃痛”的症狀,所以分清真假“胃痛”才能把握最佳治療時機,一起來了解下~
走進你的胃
胃是人體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形如囊,左大右小,位于腹腔左上方,心髒下方,大部分在左季肋部,小部分在上腹部。上與食管下端相連,下與十二指腸球部相連。與食管連接處稱贲門,與十二指腸球部相連稱為幽門。
胃的位置因體型、體位、胃的虛盈等情況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矮胖體型者的胃位置較高,瘦長型者胃的位置較低。

如何判斷是否是胃痛?
1.通過疼痛部位區分
一般胃病導緻的疼痛位置主要為人體的中腹,而且在發病時主要的表現症狀為打嗝、脹氣、胸悶等。這種疼痛多為間歇性,往往在固定時間段或飲食結束後出現。
胃痛患者用手輕輕撫摸或按壓時,一般疼痛感會得到明顯緩解,不會增加疼痛感。
2.通過時間區分
胃痛不适往往與進食有很大的關系,大多發生在餐前或餐後,主要是由于吃了某些食物,或在過饑、過飽、暴飲暴食等前提下發生。
3.通過症狀區分
胃痛的常見症狀是反酸,人體胃内容物在反流後進入咽喉部,口腔中會感覺到酸性物質。患者經常出現惡心及嘔吐等症狀,部分患者會合并神經興奮症狀,比如蒼白、流口水、出汗等。部分患者胃腸道消化不良容易發生腹瀉。
你的胃痛,可能并不是「胃」痛
由于内髒中的痛覺等感受器比較少,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感受到的疼痛隻是一個模糊的部位,甚至會出現痛覺偏移。也就是說,我們感覺到的「胃痛」,不一定就是胃痛,可能是胰腺、膽囊、肝髒、腸道、心髒等等的問題。
◆急性闌尾炎
典型的急性闌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後腹痛轉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單純性闌尾炎常呈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和鈍痛,持續性劇痛往往提示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
◆肝硬化
以門脈高壓性胃病為代表,肝硬化後,食管、胃底及整個消化系統的靜脈回流入肝受阻變緩,表現為胃腸道淤血,繼而出現胃痛、食欲差等胃腸道不适的症狀。
◆急性胰腺炎
初期也表現中上腹疼痛,持續性加劇,伴有惡心嘔吐,有些病人疼痛放射到腰背部。症狀此時很像胃痛,但病人疼痛持續時間較長,并且有陣發性加劇趨勢。
◆膽囊結石、膽囊炎
膽囊位于右上腹,與胃窦部相鄰,膽囊結石、膽囊炎發作常表現為上腹疼痛,患者診斷明确前常常以“胃痛”描述。
◆膽道蛔蟲症
腹痛常為突然發作的劍突下鑽頂樣劇烈絞痛,腹痛多為陣發性、間歇發作,持續時間長短不一,疼痛過後,可如常人安靜或戲耍,或精神萎靡。
◆心髒病
冠心病導緻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會産生劇烈疼痛,典型的疼痛位置在胸口,但疼痛範圍可從口腔到腹部,因此上至口腔、下至腹腔的疼痛都要警惕冠心病的可能。
◆動脈疾病
主動脈從心髒發出,經胸腔至盆腔,如果發生撕裂或動脈瘤會引發劇烈疼痛。疼痛部位與病變部位往往一緻,上腹部劇烈疼痛不能排除動脈撕裂、動脈瘤、動脈栓塞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