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寒露,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
氣候由熱轉寒,
萬物随寒氣增長,
逐漸蕭落,
這是熱冷交替的季節!

寒露節氣後,
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
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
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
從氣候特點上看,
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幹燥
北方從深秋進入或即将進入冬季。
魯南制藥攜手央視主持人王端端提醒您關注24節氣
寒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賓
自白露開始,陸續就有鴻雁啟程南飛了。到寒露前五日,最後一批鴻雁會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古人稱之為“賓”。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
寒露後五日,鳥雀入大海化為蛤蜊,飛物化為潛物。深秋天寒,鳥雀不見,海邊出現蛤蜊,因貝殼與雀鳥很像,古人便以為是雀鳥變的。
♥三侯菊有黃華
再五日,菊花盛開,遍野金黃。華,通花。草木皆華于陽,獨菊華于陰,因此說菊有黃華。
《禮記》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黃華”的記載。未經寒霜,不染濃烈,讓歲月在不冷不熱的清涼裡,舒一口長氣,留個歲月靜好,安之若怡的念想。
寒露養生
早睡早起,适量運動
寒露過後晝短夜長,自然界中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早睡可順應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因此秋季養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寒露時節,适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
适時添衣,足部保暖
寒露過後,天氣寒冷,老人、兒童和體質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另外建議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酸痛發生,緩解疲勞。
朝鹽晚蜜,養陰防燥
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喝點蜂蜜水,既能補充人體水分,又能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又是一年落葉黃,
一層秋雨一層涼。
人生不過是一半風雨,一半晴天,
四季輪回才是人生的常态。
又是一年寒露至,
又是一年秋意濃。
秋天會離開,春天會回來,
願你在春華秋實的歲月裡,
成為更好的自己,
願你不負韶華,不負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