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常言道“冬吃蘿蔔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蘿蔔,在民間素有“小人參”之美譽,作為蔬菜,它可以炒,可以煲湯,可以腌制,還可以涼拌,有些朋友還習慣拿來生吃,脆嫩爽口,微辣解膩。
眼下,正是吃蘿蔔的季節,如何把蘿蔔吃巧、吃好,這裡面可有不少講究! 為何秋冬吃蘿蔔更滋補? 李時珍曾贊揚蘿蔔:“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蘿蔔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理作用,從季節特點和人體五髒運行規律,在秋冬季節食用蘿蔔滋補效果更顯著。 1、清熱生津 秋冬季節天氣寒冷,空氣幹燥,人容易火熱内蘊、津傷口幹,鼻腔灼熱,鼻涕或痰中帶有血絲,出現心煩口渴、大便燥結,口舌生瘡、小便短黃等内熱症狀。而蘿蔔性味甘涼,可使津生液回、裡熱盡消,理氣潤腸。所以秋冬季節常吃些蘿蔔,有助于緩解便秘。 2、止咳化痰 中醫認為,蘿蔔味甘、辛,性涼,入肺經,秋冬季節食用蘿蔔可以滋潤肺部,增強肺部抵抗力。另外,秋冬時氣候幹燥寒冷,常吃蘿蔔能化痰平喘,有助于緩解冬季肺火旺盛、咳嗽不止等問題。 3、疏肝理氣,健胃消食 吃完蘿蔔不久,就容易打嗝排氣,這是因為蘿蔔有疏肝理氣的功效,能促進胃腸蠕動。尤其是富含膳食纖維的青皮蘿蔔,食用後能夠緩解消化不良導緻的腹脹、嗳氣、反酸等症狀。 秋冬季節,許多朋友的飲食較春夏季節肥甘厚膩,腸胃負擔加重,飯後或飲食中加點蘿蔔,有助于健胃消食。 4、助于減肥 秋冬季節,人體的運動量相比春夏時期有所減少,代謝減慢,人們多習慣食用較高熱量的飲食以抵禦寒冷,俗稱秋冬“貼膘”。 蘿蔔内含有的芥子油,還能夠促進脂肪類物質分解,減少脂肪在皮下堆積。蘿蔔中含有較多纖維素,食用後容易産生飽腹感,可用輔助減脂、減重。 不同顔色蘿蔔的功效 諺語有雲“吃蘿蔔喝茶,氣得大夫滿街爬。”意思是吃蘿蔔喝茶,就沒有醫生什麼事了。不同顔色的蘿蔔,功效不同,了解差異,才能更好進行食補。 白蘿蔔可化痰 中醫理論認為,白蘿蔔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汁水豐富(水分90%以上),可化痰清熱,促進胃腸蠕動,為食療佳品。 胡蘿蔔能明目護眼、增強免疫功能 胡蘿蔔中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在人體内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是構成視覺細胞内感光物質的成分。經常食用胡蘿蔔,能有效改善眼睛疲勞和眼睛幹澀的問題。胡蘿蔔中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還能夠保護視網膜免受藍光損傷,提高視覺靈敏度。 胡蘿蔔素在體内可轉化為維生素A,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胡蘿蔔中的木質素,對消滅癌細胞有輔助作用。 青蘿蔔能夠清肝火,滋陰潤燥 青蘿蔔性質寒涼,能夠滋陰潤燥,對因肺熱、肺燥引發的咳嗽痰喘、呼吸不暢等症狀,有預防與緩解作用。 青蘿蔔有清熱疏肝的功效,适用于緩解脾氣暴躁、面紅耳赤、頭暈頭痛、消化不好、大便幹小便赤等症狀。 水蘿蔔可利尿 水蘿蔔上部甘甜微辣,尾部辣味漸增,性微涼,味甘,幹脆多汁,有下火、順氣、利尿功效,是典型的生食蘿蔔品種。 紅心蘿蔔能減肥 紅心蘿蔔所含熱量較少,纖維素較多,吃後易産生飽脹感,有助于減肥。同時它還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功能。 如何巧吃蘿蔔? 紅心蘿蔔、水蘿蔔最好生吃或涼拌——這兩類蘿蔔汁水豐富,适合涼拌食用,蘿蔔皮中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較高,食用時最好不要丢棄。 胡蘿蔔最好要熟吃——胡蘿蔔素屬于脂溶性維生素,需要搭配脂肪才能更好地促進吸收,所以在食用胡蘿蔔時,可以搭配富含脂肪的食物一起吃就行,如肉類、堅果、有烹調油的炒菜等,以提高胡蘿蔔素的吸收率。 注意:不宜将胡蘿蔔與白酒同食,胡蘿蔔素與酒精結合後,會産生對肝髒有毒的物質。 青蘿蔔适合炒菜或烹炸——青蘿蔔的特點是外皮脆嫩,洗淨後,吃起來更加鮮嫩,澀味較輕,适合擦成細絲焯水後清炒,或者裹上面粉、澱粉進行烹炸。 白蘿蔔适合煲湯——白蘿蔔熟吃潤腸,既補又養,順氣不燥,可以和羊肉、玉米、蝦仁等食材一同煲湯,适合體虛人群食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