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近日,網紅帶貨直播間聲稱老幹媽是預制菜,還倡導“最應該給孩子吃預制菜”,引發了廣泛網友的關注。老幹媽品牌方就此回應:“老幹媽産品屬于油制調味料,并且産品使用的原材料在背面标示得很清楚。”那麼預制菜究竟包含了哪些食品?為什麼人們對預制菜敵意這麼大?吃預制菜究竟是否健康?今天就由小南告訴你答案。
什麼是預制菜? 預制菜又叫做預制調理食品,是指以一種或多種農、畜、禽、水産品為主要原料,搭配調味料等輔料,運用标準化流水作業,經過預選、調制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通常情況下,預制菜需要冷鍊儲存和運輸。 預制菜的分類: 即食食品,如即食罐頭、罐裝粥等; 即熱食品,如速凍水餃、速凍湯圓、自熱火鍋等; 即烹食品,如需要加熱烹饪的半成品菜肴等; 即配食品,如免洗蔬菜、果切拼盤等。 不過,作為新興産業,預制菜的标準還在變化,2023年底,預制菜新國标的報送稿要求預制菜禁止添加防腐劑。在未來,這可能讓預制菜的範圍進一步收縮。 新國标的修訂和執行還要經曆漫長的過程,當下被推到風口浪尖的預制菜讓人又愛又恨。本文主要圍繞現階段倍受争議的“狹義上的”預制菜(即烹食品)展開讨論。 預制菜有什麼缺點? 1、食材不夠新鮮 預制菜品加工完成後,還會經過運輸、儲存、再次加工等過程才會被端上餐桌,所以菜品的新鮮程度和口感會大打折扣。 2、缺乏營養 為了迎合大衆口味,預制菜往往會放更多的油、鹽、糖等調味料。長期食用可導緻肥胖,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如何較為健康地食用預制菜? 1、選擇正規廠家生産的預制菜,對原材料加以注意。

預制菜是預先烹調好的菜品,無法完全保留食材中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生物活性成分。除此之外,預制菜的保存過程溫度較低,像胡蘿蔔素等脂溶性維生素會在低溫中失活,長期食用這樣的食品會導緻人體缺乏營養。
3、添加化學物質
為了保障預制菜不腐壞,制作過程中往往會添加化學物質如香精、色素、防腐劑、亞硝酸鹽、苯并芘等,長期食用,有緻癌風險。
4、包裝不規範
預制菜往往需要采用包裝袋、包裝盒等塑料制品。這些塑料包裝可能含有塑化劑、油墨、樹脂等有害物質。在貯存和加熱的過程中,這些有害物質可能進入食品,長期食用會危害人體健康。
5、微生物污染
預制菜較長的食品加工、運輸、貯存的過程中,食材很有可能被緻病菌、寄生蟲等生物污染,尤其是肉制品。
6、熱量較高
2、盡量把預制菜盛放入自家餐具中進行加工,避免連同塑料包裝一起放入微波爐中加熱。
3、注意查看保質期,避免将預制菜放置太久。
預制菜實惠、方便、可口,雖然不适合頓頓吃,但确實是當代“做飯困難症星人”的福音,可大家為什麼還是對預制菜充滿敵意呢?
一方面,預制菜和新鮮菜品在口感和營養成分上有差異,大家不願意被不良商家欺騙,以次充好。另一方面,當前預制菜市場上的産品良莠不齊,讓人們心生疑慮,望而卻步。
舌尖上的安全無小事,選擇食品需謹慎。希望大家吃得可口,吃得健康~
